
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
作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以下简称三峡局)对外服务的核心窗口,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以下简称综合服务区)始终致力于为三峡河段过坝船舶提供安全、和谐、绿色、高效的温情服务。
(一)政治理论的学习园地。综合服务区打造流动党员活动阵地,通过“党的精神上船头”等活动宣贯党的理论。在防疫防汛关键时刻,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积极宣传政策法规,稳定船员情绪。
(二)政策法规的宣传阵地。综合服务区开设船员流动课堂,构筑船员学习政策法规的宣传阵地。打造过坝船舶应知应会小课堂,集中宣讲政策法规,发放学习资料,推动通航政策法规落地。
(三)惠及船方的服务重地。综合服务区打造文化娱乐、健康诊断、经典阅读等服务船方的软硬件环境,将综合服务区建设成服务船方的惠民重地。广泛开展服务活动,与人民交通出版社、长航总医院合力打造“船员书屋”、“船员健康小家”,让船员感到家的温馨。
(四)防控疫情的保障基地。综合服务区坚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重要位置,及时提醒待闸船舶船员做好疫情防护工作。积极为船方解忧排难,结合疫情实际,推出“线上+线下”服务模式,解决船方“菜篮子”和“米袋子”问题。
(五)过坝船舶的安检营地。综合服务区船舶过闸安检站,通过集中靠检和巡检相结合模式,实现同一闸次船舶统一安检、统一过闸,给船方创造舒心的过坝体验。疫情期间,安检人员坚守岗位,确保船舶安全安检、快速安检、便捷安检,航运安全责任和措施得以落实加强。
(六)综合服务的线上驻地。综合服务区创新打造“三峡通航e站” 微信小程序,12月上线试运行。小程序结合三峡通航特点,向船方提供通航信息等6大版块30项功能,实现三峡河段统一、便捷、高效的“互联网+”服务,船方获得了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线上体验。运行以来,注册用户达3.6万人次,总访问次数超300万。
(七)通航文化的展示高地。综合服务区“温情驿站 和谐港湾”服务文化蓬勃发展,增进了船方对三峡通航的了解,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展示三峡通航人的精神面貌,有效促进服务措施取得实效。
2020年,以综合服务区为现场服务依托,辐射船舶共计4.1万余艘,服务船员6万余人次,其中为9200余人次船员提供医疗服务,免费发放常用应急药品1957份;为900余人次船员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组织开展船员流动课堂14次;为15800余人次船员提供免费交通船服务;为4万余艘船舶开展指泊服务;三峡坝上共受电服务船舶2273艘次,总服务用电量470万千瓦时;代替标准煤1878.88吨,库区减排4941.4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