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全面开工的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历时近三年时间建设,经过为期18个月全面的设备及系统调试,于2017年12月10日开港试生产;在历经一年多时间的试运行后,在2018年12月25日通过竣工验收。目前为止,洋山四期依然是全球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洋山四期位于洋山深水港最西侧,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共建设有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为2350米,目前配备21台远程操控集装箱桥吊、108台自动操控轨道吊和110台自动导引车AGV,设计年吞吐量630万标准箱。自2017年开港以来,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系统及设备稳定性进步一提升,集装箱吞吐量也逐年攀升,开港至今累计吞吐量已突破1000万标准箱,最高昼夜操作量21069标准箱,最高平均作业台时量47.3自然箱。

洋山四期采用“远程操控双小车桥吊+自动导引车AGV+自动操控轨道吊”的生产工艺方案,主要由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及自动化码头生产管控系统(ITOS系统)构成。ITOS系统为上港集团自主研发,高效地组织码头生产运营,具有一颗“中国芯”,与传统码头相比,自动化码头可节约70%的人工,提高30%的效率。洋山四期三大机种均为中国制造,采用电力驱动,并配有船舶岸基供电设施,真正做到零排放。

公司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截止2020年,已全面开展16项涉及自动化码头设备操作规范、新功能与新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参与拓展行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边界,延伸自动驾驶、5G通信、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码头作业场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积极开展机器视觉测试、洋山智能重卡现场测试等前瞻性项目研究,并不断推进自动化码头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完成《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自动识别技术要求》《远程控制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等2项团体标准初稿。

2020年,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用于码头集装箱自动装卸的AGV定位系统”、“一种自动化码头AGV车辆H986海关查验系统”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并不断在实际业务开展中取得成效;公司主导的《自动化岸桥中转平台模块化设计与示范应用项目》《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评价指标的研究、采集及展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桥吊工作计划及自动发箱研究与应用》等7项科技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云-端融合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作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基于多维度全流程仿真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数字孪生系统》等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在推进;《基于VR技术的智能化港口设备培训系统研发及应用合作开发验收》荣获2020年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