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 “科学”号科学考察船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属船舶。一、勇于探索 争创国际一流

  • 2012年9月交付使用。“科学”号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船舶总长99.8米、型宽17.8米,总吨位4711,续航力15000海里,定员80人,自持力60天。通过不断的努力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宏观与微观、走航与定点、梯度与原位相结合的深远海环境综合探测技术体系,支撑我国深远海探测与研究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 自服役以来共执行了46个航次/段,累计安全航行2075天,航程30万余海里,为150余家单位提供了1300余人次的航次搭载。

  • 二、疫情期间安全高效保障科研工作

  • 安全是科学考察活动开展的基础,“科学”号作为第一批取得船舶安全管理证书的科学考察船,2021年以《新冠肺炎疫情航次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为准绳,采取“一预案二严格三把关”方针,全力保障海洋科学考察活动。

  • 2021年10月“科学”号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深海界面过程与生命演化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科考任务,作业期间遭遇14号超强台风“灿都”、18号台风“圆规”引起的恶劣海况,但船员与科考队员们密切配合,“科学”号于风浪之中精准定位,确保了航次任务的顺利完成。

  • 2021年共组织实施深远海科学考察活动6次,累计航行233天,航程4万余海里,参与我国首项ISO海洋调查领域国际标准ISO 23040:2021《海洋环境影响评估(MEIA)-海底区海洋沉积物调查规范-间隙生物调查》的制定,依托“科学”号申报专利9项。

  • 三、海洋科普 展现深蓝魅力

  • “科学”号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获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授予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2021年再次获批中国科协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号积极参与海洋所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中科院公众科学日、中科院科学节和省市地方重大科普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海洋科普宣传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思想和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搭建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服务平台,引导青少年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不断提升海洋科学素质,助力全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建设,推动我国海洋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 2021年全年“科学”号组织或参与科普活动8次,接待学生、社团等1000余人,其中2021年承担中国科协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线上直播活动,涵盖天津、重庆、跨越广西、贵州、安徽等10个省市100名营员;2021年8月,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开放,接待首届300余名学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