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航运指数品牌创建团队
2022年,上海航运交易所创新建立的“上海航运指数”品牌得到广泛的市场应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良好成效。
指数品牌逐步形成,品牌效益日益显现。自1998年全球首个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发布以来,“上海航运指数”经过20多年,已经形成了覆盖集装箱、散货、船价、船员薪酬、“一带一路”等领域的体系。“上海航运指数(SHSI)”于2017年注册商标。截至2022年底,“上海航运指数”品牌已有23大类指数、200余个指标,在宏观经济分析、运价指数挂钩协议、指数衍生品交易等方面应用广泛,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指数体系已进入了政府的大数据平台,海关总署将CCFI应用于“中国外贸出口先导向指数”的编制发布中,被国家统计局授予为“国家统计局大数据合作平台单位”,发布的运价指数成为国民经济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出口集装箱主干航线约20%的箱量使用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进行挂钩结算运费。与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挂钩结算运费的煤炭、矿石运输量市场份额超过50%。2022年,指数订购客户覆盖主要的海运贸易国家和地区。
指数家族不断壮大,市场应用不断深化。2022年11月,新版中国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正式对外发布,新版指数从原先的5条航线新增至12条航线,航线覆盖面扩大。2022年8月,指数团队编制的全球集装箱班轮准班率指数获得上海市现代航运服务业创新鼓励项目。11月,全球主干航线国际集装箱班轮船舶在港、在泊停时指标,作为成果之一在“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发布,该指标反映全球供应链实时运作情况,成为交通政府部门监测全球供应链情况、评估港口疏港能力的必要指标,同时对班轮企业科学合理布局班期航线、货主选择调整收发货港口提供科学参考,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上海航运指数的应用已经从“晴雨表”扩展到“挂钩应用”,正寻求“期货产品应用”的突破。为加快推进航运指数期货项目,指数团队建立健全指数治理体系,作为期货交易标的指数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欧洲航线)通过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关于国际证监协会(IOSCO)《PRA原则》的独立审计。2022年,进一步固化SCFIS指数治理体系,每季度开展系统对接校验及季度样本筛选、权重调整,开展年度样本调整、应急演练。开展指数年度审阅和评估,加强指数理论研讨,夯实指数理论基础。基本完成计算机系统两地三中心建设,保障信息安全,同时参与期货产品上市的市场培育,为加快推出我国第一个航运指数期货产品打好扎实基础。
从实践到理论,指数品牌向高质量发展。指数创建团队在20年多编制经验基础上形成了《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编制规范》。2022年10月,该规范获评“上海标准”。“上海标准”是上海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中国标准”要求的举措。获评“上海标准”,标志着《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编制规范》已成为国内第一个关于集装箱运价指数的企业标准,其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地位获得广泛认可。指数品牌的标准化建设,将带动我国航运指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