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通·惠航创新工作室
福建海事局“志通·惠航”创新工作室凝聚青年力量,聚焦畅享台海,铸牢“主角”意识,坚持锐意进取,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探索破解制约通航管理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努力实现海上通航管理的智慧联通、东南沿海大通道的安全畅通、台湾海峡两岸的紧密融通。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立足海事主责主业,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服务海洋经济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局。深入挖掘通航资源和发展潜力,运用自主编程算法,完成2023年度福建沿海船舶AIS数据解析,整理出123.5亿个船位点、1903万条轨迹线,分析提取对船舶航行安全有价值的信息,为船舶航行和海上交通安全提供科学指引;全面摸排辖区水上通航环境要素,依托GIS软件及自主开发工具,动态更新辖区通航要素,实现文字存储到图层可视管理,消除海图要素与实际不符等问题,努力破解制约通航发展的各类难题,为开展通航环境管理创新研究、优化海上交通秩序奠定扎实基础。
紧盯通航安全监管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聚焦港航企业和行政相对人急愁盼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充分发挥交通流分析技术优势,为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通航功能区划定、水工项目选址等技术支持,开展沿海船舶锚泊轨迹密度分析,为划定港外锚地提供技术依据;参与起草全国首部《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通航安全技术参数备案工作指南(试行)》,根据《水工项目船舶交通流分析技术指南(试行)》设定交通流分析模板并推广应用,从技术层面破解应用难题;积极为海上风电、海洋光伏等海洋新业态单位提供通航环境资料,协助判断规划适应性,提出建议,以担当尽责的务实作风,坚定不移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水上交通安全这一本质问题,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持续提升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协助部海事局开展全国沿海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划定,对近5年全国沿海商渔船碰撞事故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推进“商渔共治”向事前预防转型;协同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开展航行安全信息、航行通告“标准化、图形化、可视化”研究,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工作室在航海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方面作出持续有效的探索,荣获2023年度直属海事系统“先进青年集体”,成员荣获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航海科技论文三等奖、部海事局“先进青年工作者”“省直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