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隶属交通运输部,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渤海湾西部公用航标的建设和养护。天津航标处全面助力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主动担当,服务区域发展 一是助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根据天津港发展规划,开创性完成天津港复试航道航标研究配布,实现大小船航道分流,提高船舶进出港通航效率。利用我国唯一海上灯塔(大沽灯塔)支持中国电信公司建设电信基站,解决天津港通信公网覆盖和国际化港口通信问题,有力支持天津港国际一流港口航运发展。开展航标数字化改造,设置实体AIS航标,提升航道绿色智能化水平,助力双碳政策落地。

  • 二是服务港口发展,做好民生服务保障。完成天津港北航道、曹妃甸港区中区一港池20万吨级、黄骅港7万吨级等航道的航标配布调整,保证煤炭、LNG、集装箱等能源物资运输畅通。服务东营港10万吨级进港航道等6个重点工程,保障10万吨级油轮直航东营,助力港口运输结构调整和运输能力提升。

  • 三是助力海洋资源开发运输。累计为渤中海上风电工程等76个海上重点工程提供航标设计方案技术支持和个性化航标配布方案,编制《黄骅港煤炭港区助航服务指南》,为港航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研发水下设施防护预警系统,为海底管道保护提供新型技术防护。 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自主研发非钢质四季通用灯浮并投入使用,解决北方海区冰冻港口春、冬两季航标更换作业量迅速增长问题,进一步满足航标用户更高助航服务需求,提高冰冻港口助航效能。自建“航海保障运行管理系统”,构建国内首个闭环管理模式,实现航标、通信、测绘三大业务值班值守统一平台管理。

  • 二是攻克“卡脖子”技术,建成 AIS/ASM国产化核心网系统并通过验收。

  • 三是依托AIS数据对进出港船舶进行动态分析,建立碳排放计算模型并投入使用,发布沿海港口集装箱船直靠率数据,为行业形势研判和港航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为石油平台等海上能源设施设置电子围栏等手段,支持海洋强国建设。

  • 保障有力,传承郑和精神

  • 一是体现航保发展新成就。2023年1月,国内首艘具有破冰功能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56”轮正式列编,全年圆满完成季节性换标作业近千座次,切实保障港口运营生产。

  • 二是彰显中国海事航保形象。大型航标船“海巡153”轮受邀参加第19届IALA大会,与世界各国航标管理机构代表等人员进行了交流互动,展示中国海事航保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中国海事航保的国际影响力。

  • 三是展示中国海事航保贡献。派员参加各类国际会议140余人次,向国际组织提交提案21项,代表中国牵头启动《AIS/VDES VDL完整性监测指南》编制工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