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务网|新闻中心|航运|船舶|海事|港口|船员|图片|人物|企业|指数|专题|潮汐
潮汐表 艘船宝

洗舱危险!5名船员吸入有毒气体,包括船长!

来源:海事服务网  2022-10-12  我要评论  

导读:

土耳其方面报告称,10月9日晚21:00左右,一艘油轮在伊斯坦布尔的巴基尔科海域发生事故,船员在洗舱时出现中毒症状,导致5名船员中毒,包括船长在内,均已被送往当地医院。

土耳其方面报告称,10月9日晚21:00左右,一艘油轮在伊斯坦布尔的巴基尔科海域发生事故,船员在洗舱时出现中毒症状,导致5名船员中毒,包括船长在内,均已被送往当地医院。

事发油轮名为“SEALION 1”号,事发时停泊在马尔马拉海伊斯坦布尔的巴基尔科,准备驶往新罗西斯克。事发后,该油轮就5名中毒船员向岸上请求医疗救助。

图片

据悉,事发时船员们正在清洗空货舱,受到空货舱中的有毒烟雾侵害。而该轮船长也在赶往事发现场后中毒。

图片

清舱作业需要长时间进入货舱进行封闭处所作业,进而将货舱彻底清除,而这一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船员中毒或是发生爆炸的夺命事件,所以,它和除气作业通常被认为是油船修造过程中最为危险的阶段。

以下内容来自南疆海事

船舶清舱的项目

船舶清舱项目包括清理污油水、废油、油渣、油垃圾和油舱清洁等项目。

船舶清舱的产生物

①含油污水:指含有原油、燃料油、润滑油和各种石油产品的污水;

②残油(油渣):所产生的废油和油渣或油舱、油管中残存的油、油渣等,呈液态或半固体的油性混合物;

③船舶垃圾:扫舱物料、含油布料等固体废弃物;

④有毒液体物质洗舱水:清洗装运有毒液体物质货舱产生的污水;

⑤其他物质。

船舶清舱作业的风险点&管理难点

①船公司为赶船期和坞期,往往极大地压缩作业时间,增加作业人数。吨级越大,需要的人员越多。部分作业单位实行倒班制度,大量清舱人员会在作业期间生活在船舶甲板上,增大了风险因素。

②清舱人员人数大多是未经培训的务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和防污染知识及技能培训等。

③通风不到位。货舱内部结构复杂,在货舱犄角处,容易形成局部油气堆积,在未充分通风的情况下,人员进入类似区域作业,容易造成油气中毒或窒息。

④人员安全防护不到位。由于清舱人数众多,作业管理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在安全帽、安全鞋、防静电服等基本安全装备上配备不到位,而测氧测爆仪、安全带、防爆手电、呼吸器和防毒面具等安全设备更是少之又少。

⑤作业单位管理不到位,未严格执行封闭处所作业的相关程序要求。如:人员随意进出货舱,没有详细记录,人员出舱后不清点人数;人员进入货舱未采取相关的防爆措施和安全检查,甚至出现舱内抽烟的情况;再次进入货舱作业前未经过重新测氧测爆等。

⑥作业单位未有效建立应急预案和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如未有效构建安全快速升舱通道;出于成本考虑,未配备足够的防爆对讲机,造成在舱下人员发生突发情况时,不能够及时向上沟通;不能够进行有效及时的救治等。

⑦船方和作业方未能形成有效沟通,一旦出现火灾、泄露等各类险情很难相互配合及时消除危险。

防止人员中毒措施

❖ 清舱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穿着防护工作服、耐油靴,并视具体情况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等。

❖ 进入油舱前,必须对油舱进行彻底通风。

❖ 如进入未经彻底通风的油舱,应配戴合格的防毒面具、配置安全带。

❖ 身上和手上沾上油污,应立即擦洗干净。

❖ 作业后应立即脱下工作服并洗浴。

❖ 清舱作业中稍感不适,应立即出舱换气。

① 凡本网注明“海事服务网CNSS”的信息作品(包括文字、图片等作品,下同),版权均属于海事服务网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海事服务网CNSS”。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网联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海事服务网CNSS)”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CNSS官方帐号
延伸阅读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注册     您的评论通过审核后将发布成功
史略
百科
CNSS产品库
  • 潮汐表
  • BDI
  • 船舶定位
  • 船员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