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里程航运董事长刘宾:精细化服务 实现供应向共赢转变

新里程航运董事长刘宾:精细化服务 实现供应向共赢转变

9月26日,CNSS记者赴天津拜访了新里程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里程航运”),并对公司董事长刘宾进行了专访。

在采访过程中,刘宾从新里程航运出发,就航运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及对未来的预期和CNSS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刘总认为,航运业本身就是个周期性行业,新里程航运在1995年入行时,市场情况还算比较稳定,但一年后市场就转向低谷期,直至2002年后,市场再次迎来大幅攀升,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在经历了一次周期繁荣和两次周期低谷后,新里程航运自身的感受是,行业周期的波动是很难避免的,也没有人能准确测算周期的时间点,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是如何做好自己,做出企业自身的特色、练就企业的内功,做到多元化发展。

刘总认为,服务是运输企业的核心业务,对于这样一个波动为常态的市场来说,企业要始终以客户服务为核心竞争力,保持“守本、坚持、创新”的工匠精神、保持危机感和长远的视野。刘总介绍说,新里程航运最早是通过租船从事海上运输业务,直到2004年,公司才开始购买船只,从运力使用者向运力拥有者进行转型,但实际上,公司自1994年左右起,就已经涉足了船管、船员、保险理赔等业务,这十年的实际船东经验,也使得公司在后期的转型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一直到2008年前,新里程航运都是不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货物由货代进行承揽,公司只与货代打交道,但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了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各方的利润空间都受到了挤压,公司不得不再次进行转型,将业务铺开至货代、报关报检、仓储、集运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从单一的运力提供者向综合的物流供应商的转变。“转型后,公司对终端客户直接进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不断地校正和更新自身的服务认知,对客户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也从简单的价格博弈上升到了对船期、对运输质量以及通过成本的优化管理给出的物美价廉的运价上”,刘总说,“盈利不一是单纯来自规模效应,也来自于有保障的服务质量”。

维系客户的粘性,是航运企业在这个市场环境下生存的重要法则,刘总在谈话中反复强调这一点。他认为,只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和成本优化,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企业在成本优化、挖掘利润的过程中,是要有合理区间控制的,在盈利方面,必须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把节约下来的成本和挖掘到的利润以服务的形式和客户分享,才能真正留住客户”。

他表示,在好的市场中,成本管理水平高和低的企业都能够生存、都能够盈利,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的那些企业很有可能会被淘汰;而那些优秀的企业,善于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塑造自己的品牌,并以此积累和维护自己的客户资源,使之稳定为长期客户,这样即使在低迷的周期和严酷的市场环境中仍然能够存活下来,并获得发展和盈利的机会。“供应商其实也是共赢商,站在客户的角度,了解客户的业务、帮助他们分析成本结构,利用自身的资源帮助他们节省开支并获利,客户才愿意和我们继续合作”。

此外,刘宾董事长认为,在目前的市场低迷期是可以考虑适当开展买船、造船活动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船东企业可以利用较低的成本去研究、试验各种新的船型、去购买船只,而在低迷期购买的船只在市场环境转好时卖出,也能实现盈利。不过,他并不赞同纯粹以获利为目的的“炒船”行为,“‘炒船’是不可能积累长期客户的,必须明白船舶买卖的获利是市场送给你的,这一部分利润还应当投入到实业、补贴到服务当中去,这样一来,运价又低、服务又好,客户自然会喜欢你,你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也会更大”,他说。

由于新里程航运二十几年来的主要业务都集中在中韩航线上,刘宾董事长也就最近韩进海运破产事件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他谈到,韩进海运破产,对于航运业的短期影响确实比较大,海上漂泊以及港口积压的货物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也会带来运价的短期波动。但从长期看,韩进海运虽然破产,但市场上的运力并没有减少,因此对于航运市场的复苏不会造成实质上的改变,在他看来,这次事件只能算是市场的一次小的“涌动”。他还表示,除了全球航运市场整体景气度较差的大环境外,在财阀控制下的韩进海运以及类似的韩国企业对于风险机会的执着,也是导致其巨额负债的重要原因。

(CNS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或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海事服务网”,违者必究!)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