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务网讯  现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原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11月20日江苏省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表示,用教育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一带一路”的需要、来满足江海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徐祖远说:“在发展‘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应用型人才(的缺乏)是我们(发展)的短板,我始终认为学院(成立该学院)的这个决策既符合当前发展的需要,又符合中国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契合了实施国家战略的需要,……,我认为应用型人才,应该是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武艺高强、专业精明、态度敬业人才”。

“一带一路”是当下社会各行各业讨论和研究的热点话题,我国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工程已经起航,他表示,“历史上成功的‘走出去’的战略是大航海战略,而海上丝路的战略则是大航海的‘中国时代’”,现在三年的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逐步得到落实,并展示了无限美好的前景、也遇到了种种困难,最突出的困难之一就是人才,尤其是那些“管用的、外向型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成为刚性的需求,是一个“百年工程”。

在谈到海事人才的培养时,徐祖远认为应该搞清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三个层面。第一是政府和政策的层面、第二是社会的层面、第三是企业的应用层面,“要做到用什么样的人才政府很清楚、社会很清楚、企业很清楚”,我们的教育系统也要认清形势,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难得的机遇,赋予新时期基础教育的新内涵,培养出能够熟悉掌握社会生产和活动的技能、具备从事海事一线工作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而且,他还强调:“航海这个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但更多的,是要具备吃苦耐劳、勤奋、不断提升(自我)、顽强拼搏、甘于奉献、敢于创新的这样一种精神品质。”因此,这个行业需要的绝不是普通的学术性、研究性的人才,而是那些“超越岗位的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包括经验技术、还要包括理论技术,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

徐祖远以造船产业为例,阐述了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渴求。“中国是造船大国,江苏是造船大省,但在我看来,中国实际上造船大车间,全部的技术,除了理论基础和研发投入的不足外,从应用型到创新性、功能性上来讲,有两种‘慢性病’没有得到解决。第一个是‘心脏病’,第二个是‘神经系统疾病’,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只有靠学校对这方面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中国的技术要想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那么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必须具备国际性,要懂得国际运行规则,又要具备国际交流、合作和运作能力,徐祖远说,“中国功夫名扬四海,我在想,我们在海事这一块,是不是也能培养出‘中国海事功夫的人才’,这也许就是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了”。

徐祖远同时也被聘为该研究院首批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