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刊:宏观经济稳步向好 航运业初见曙光
经济红周刊(2016.11.12——11.18)
货币市场
央行周四(11月17日)上午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400亿元7天期、85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2.25%和2.4%。由于今日逆回购到期规模为1300亿元,故单日净投放950亿元,为连续第五日净投放。
据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统计数据显示,本周(11月14日-11月18日)将有共计5750亿元逆回购到期,到期量分别为900亿元、800亿元、850亿元、1300亿元和1900亿元。此外还有100亿元3年期央票于上周六(11月12日)到期,顺延至本周一(14日)到期。周三(16日)有1150亿元6个月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无正回购到期。
虽然周三央行通过逆回购和MLF共净投放2420亿元流动性,但资金面依然偏紧。17日,隔夜shibor报2.2590%,上涨0.20个基点。7天shibor报2.4360%,上涨0.8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9325%,上涨0.20个基点。
对此,华创证券研报分析称,加量续作的MLF操作未扭转市场的悲观情绪,债市收益率上行幅度反而进一步扩大,暴露出目前情绪的脆弱和不稳定。
申万宏源分析亦表示,央行超额续作MLF,显示央行灵活运用结构性工具维稳资金流动性意图。但由于MLF锁短放长特点,同时MLF利率出现错误调高虽后又修正,但引发市场对资金面的悲观情绪,加剧市场调整。
华创证券分析进一步认为,央行在防风险、防泡沫的指导思想下,货币政策的重点将继续聚焦于降杠杆、压泡沫,货币政策很难有进一步的放松,而在超储率依然偏低的背景下,央行的这一态度将导致资金面仍将维持紧平衡的状态,一旦有市场情绪稍有变化,资金面的波动就难以避免,因此对本周的资金面依然不可掉以轻心。
外汇市场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1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跌100个基点,跌破6.86关口,报6.8692,连续第十个交易日下跌,创下2008年6月24日以来最低水平,亦为2015年12月以来最长连跌纪录。相比11月16日北京时间16:30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6.8700上调8个基点。
过去十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6.74水平跌至6.86水平,累计下跌超过1200个基点,贬值幅度1.75%,2016年以来贬值幅度扩大至5.47%。
11月16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继续与中间价一起再创八年来最低水平,日盘波动区间为6.8600-6.8721,成交额314.09亿美元。夜盘交易时段人民币跌幅扩大,一度跌至6.8773,逼近6.88关口,北京时间23:30全天交易结束时人民币兑美元报6.8761,较上一个交易日夜盘下跌196个基点,全天成交量扩大至334.97亿美元。
离岸市场方面,11月16日亚市早盘人民币兑美元(CNH)盘中跌破6.88,欧市盘中跌破6.89,最低至6.8960,随后所有反弹,纽约交易时段收于6.8875。
综合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会面临长期的贬值压力。虽然最近人民币对美元走低,但在这段时间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实际上是上涨的。只要我国未来不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人民币大概率不会出现长期和快速贬值的极端情况。
证券市场(亚欧美)
截止2016年11月17日
(上证综指走势 ;恒生指数走势;美股三大股指走势)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442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