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减产协定真的能挽救海工装备建造市场?

据克拉克松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全球仅有两份海工辅助船新船订单,均是大西洋航运(Atlantic Navigation)在今年6月份签署的,这样的成交水平已经创下有纪录以来OSV新船订单量的最低水平。

退租、撤单 海工船交船难成船企心头之患

12月6日,招商局重工(江苏)一艘价值近10亿元的潜水支援船(DSV)订单遭船东泰国海工船东Mermaid撤单。而此前这艘船的交付期就曾被推迟到2017年6月30日。今年接了100亿订单的江苏招商局重工终于感受到了海工市场的“严冬”。

今年年初以来,海工船运营市场十分惨淡,市场需求不断下滑,大量海工船退租、撤单现象出现,船队利用率持续走低,当前闲置AHTS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正在作业的AHTS数量。不少船东因为项目资金或盈亏平衡问题,往往会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接船,交船难已成为许多船企的心头之患。

目前来看,海工船手持订单主要集中于PSV、AHTS领域,中国船企拥有这两类船型手持订单的55%。随着国外海工船运营市场状况的不断恶化,国内海工船建造企业正面临延期交船、在建项目停工、资金回笼难度加大等困境,海工船正成为“烫手山芋”。

海工船交船难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与此前投机商大肆下单不无关系,在市场发生逆转的情况下,这些投机订单很难交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船企约有100艘PSV订单属于投机订单。

美国投资公司Cowen & Co的分析师在今年年初就曾预测,全球海工市场严重的供给过剩问题可能将持续至2018年甚至更久。这一观点也反映了市场普遍对于海工市场未来前景的预期。

油价回升 海工市场迎来潜在利好?

之前,海工市场把市场的不景气归因于油价的低迷,但随着OPEC减产协议的达成,这个市场真的会变得好一点吗?

 此前,在11月30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就减产达成协议,约定从明年1月开始,将原油日产量减少120万桶,产量上限定为3250万桶/天,持续时间为6个月。这是8年来OPEC首次达成减产协议,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应声反弹,目前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突破50美元大关。

对已遭遇严重危机的海洋工程装备运营与建造市场而言,油价回升虽是利好,但业界人士认为,OPEC减产协议达成后的减产幅度、期限和监管措施能否能得到有效执行,都会对国际油价回升带来变数。而且,全球经济乏力的增长态势并无改善、地缘政治情况复杂,无法有效带动石油消费的增长、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国际油价要想回升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将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

但现实是,海工装备制造市场当前面临的问题却具有现实急迫性。

受过去两年市场极度低迷影响,海工装备供给过剩矛盾的消解十分缓慢,船东接船意愿严重不足,目前海工装备建造企业面临大量装备交不出去、巨额债务增加、“两金”占比急剧攀升、资金链极为紧张等困境。装备交付的难题解决不了,接单的难题暂时也无能为力。专家预计,暂时回升的油价,对减缓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下滑的速度将起到一定作用,但要改变海工装备建造市场的低迷状态很难。部分机构预计,明年全球海工装备建造市场成交额或仍将萎缩,“一单难求”的局面很难得到改善。

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我们应做得更多

韩国政府已经出台造船业改革方案,提出大力兼并重组,探索政策性银行债转股等一系列举措;新加坡政府也在积极探讨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和融资政策支持,帮助该国海工企业渡过难关。

创新是行业的生存之道,即使供需关系并不能达到完美平衡。

——马士基海洋

马士基海洋服务公司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大量抛售船舶,扩大裁员范围,大幅削减成本开支,同时反对闲置船舶。今年8月,马士基海洋曾计划抛售20艘海工船并解雇400名船员,到了10月3日,马士基海洋服务公司宣布,将进一步扩大裁员范围,解雇多达25%的岸上员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历两年多低油价的“洗礼”后存活下来并致力继续发展海工装备制造的企业,无疑才是真正具有战略发展定力、逆境求生能力和危机应对实力的优质企业。作为我国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支持领域之一,海工装备制造业更需要以这样的优质企业龙头,在主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积极应对全球市场危机的过程中,实现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国内不少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正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降本增效、兼并重组的步伐,以降低海工市场风险。部分企业将接单重点从钻井平台有计划地向液化天然气(LNG)相关装备和特种船等领域倾斜,成功接获LNG船、挖泥船、探险船、采矿船等订单;有的企业通过加强市场研判和自主研发,将平台供应船(PSV)改装为水产、航运、军事领域所用船舶,化解相对过剩的PSV运力;还有船企继续并购设计公司,提升设计水平、关键配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除了企业自身断臂求生的决心与行动,业界人士认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帮扶同样至关重要。前不久,我国有关部委也专门召开海工产业发展研讨会,会商海工脱困求生之道。我们的企业可以依托于政策的扶持,以油价回升为契机,逐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最终改善我国海工市场的大环境。

来源:据中国船舶报、国际船舶网综合整理报道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