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的江水、嘈杂的高频、穿梭的船流,现任张家港海事局“海巡0879”艇船长陈平的30年就是在这样平淡枯燥的船员生活中度过,可以说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长江水上安全。

    救助750余艘遇险船舶、挽救600多名落水人员,安全航行100万公里,保障3万艘次中外籍船舶安全进出港,陈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业绩。一次又一次救人于危难之际,一次又一次抢险于风尖浪口,陈平的事迹在船员朋友中广为流传,也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1982年担任张家港海事局监督艇水手以来,陈平一直在艇上工作。从水手到驾驶员到船长,从监督29#艇、52#艇、58#艇一直到海巡0879艇,时间在变、位置在变,但他对船艇的感情始终没变,他像依恋爱人一样依恋着船艇,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船艇,在他看来,海巡艇就是他的家。

    2010年11月8日傍晚17时左右,一艘计划靠泊张家港永嘉码头16#泊位的3000多总吨集装箱船突然偏离航线,向紧邻永嘉码头的“苏海事趸48”海事趸船撞过来。当时停靠在趸船外侧的“海巡0879”距失去控制的集装箱船仅十多米距离。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后果无法估计。眼见碰撞已经无法避免,为使造价达千万元的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也为了维护自己的这个“家”,船长陈平在其他人的惊呼声中,奋不顾身地冲上去,用“靠球”遮挡在碰撞点。虽然碰撞依然造成了海巡艇船体变形,“苏海事趸48”趸船整体移位,靠垫严重破损,前沿钢板破裂,但在陈平船长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船艇损失降到了最低点,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赞赏。

    陈平是干了6年电工才接触船艇的,为尽快适应岗位需要,独立顶岗操作,他虚心请教老师傅,主动找活干。每当船艇需要维修,第一个钻入机舱的总是他,脏活、累活抢着干的也是他。常常弄得一脸的油、一身的汗。有几次,船舶发生故障,从别处请来老师傅“诊断”,当然,问题是解决了,可是,当问及其修理理论时,老师傅却说不清道不明。这使陈平深感工作中光靠日常的经验积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系统专业理论。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陈平与同伴们参加了船舶及修理等知识的系统学习。由于老三届的人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一下子要啃下船舶的各类专业理论,困难很多,许多人打了退堂鼓,陈平却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个意念不断地激励、鼓舞着他,学习期间,他晚上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白天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应证,每天早出晚归,在家的时间很少,几乎把所有的家务都“抛”给了妻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地通过了三等船长的考核。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陈平不仅练就了过硬的驾驶本领,在船艇维修保养上也成为了行家里手。

    2003年7月1日,长江江苏段正式开始实施船舶定线制,成为我国内河航运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也成为了长江走船人的福音。为把“福音”送给船民,维护长江水上航行秩序,陈平主动上门,每天坚持深入辖区小型船临时锚地、九龙港卸货作业区,对内河船舶进行宣传。针对早晨涨水期间下水船很多,且许多船不按定线制行驶,占据深水海轮航道现象十分严重的状况,他每天早晨很早就出航,向船舶宣传上下水航路,时常要到上午九十点钟才回囤船吃早饭。

    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期间,江苏海事系统加大夜间巡航力度,海巡艇航行时间从每天七八个小时增加到了10多个小时,特别是每天夜间的巡航都要持续到深夜,从开幕式到闭幕式,陈平始终和年轻人一样坚守在现场。虽然过度劳累时常造成胆囊胀痛,同事们也经常关心他:“稍微歇一歇吧,你每天这样会把身体搞垮的!”陈平总是笑了笑说:“放心吧,我心中有数。水上安全第一,苦点累点无所谓。”

    人的一生,贵在立德,难在养德。陈平以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展示着自己生命的价值,铸造了对海事事业和航运事业的一片赤诚。(李敏  邱德春)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