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BIS)周四公布了三年一度的央行外汇市场趋势调查(BIS 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当中最大的发现是,2016年4月份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是5.1万亿美元,较三年前的5.4万亿美元有所下降。其中现货交易从2万亿美元下滑至1.7万亿美元,为2001年以来首次下滑,凸显法规紧缩与市场避险心态升高,迫使银行与对冲基金减少在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

BIS从1986年开始公布该调查。这次调查还给出了下列表格,其中显示了当今市场最具影响力的货币。令人惊讶的是,美元依然是佼佼者。报告称:

“美元(USD)依然是全球的主导媒介货币,占了2016年4月整体交易的88%,较2013年4月的87%稍有上升。对比之下,其余八大流动性货币的排名有明显的变化。”

欧元(EUR)、日元(JPY)和澳元(AUD)都损失了市场份额。虽然欧元仍位列第二,但占比跌至31%。而人民币(CNY)的日均成交量从三年以前的1200亿美元,升至2020亿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占比从先前的2%升至4%,位列全球第八位。

BIS称,美元/人民币成交量排名自2013年的第九位升至第六位。报告还提到,过去3年亚洲新兴货币交易出现激增,其中人民币更取代墨西哥披索、成为交易最活跃的新兴货币。

此外BIS报告还显示,利率衍生品交易也出现了类似现象。以美元计价的投资品种已经取代以欧元计价的投资品种,成为交易最活跃的合约。美元合约的日均成交额现在是1.4万亿美元,美国现已超越伦敦成为全球最大的OTC利率衍生品交易中心。

BIS称,这次接受调查的是52个司法管辖区的中央银行和其他监管机构,以及近1300家银行和交易商。在岸及离岸市场人民币交易均包含在调查结果中。

一个月以后,人民币就将加入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的行列,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储备货币。中国一直都在试图增加全球范围内人民币的使用,在世界各地设立了清算银行,并在伦敦发行了人民币计价的债券。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称,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双边货币合作将继续稳步开展,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

这一努力也面临了挑战,中国的资本限制措施和对汇率的管控令投资者心生疑虑。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占全球支付的比例萎缩至1.72%,创2014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随后的一个月略升至1.9%。

中国央行希望外界不要仅关注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但BIS的调查显示,这一努力的成果有限。报告称,今年4月份,兑美元成交量占人民币交易总量的95%。渣打集团外汇策略师张敬勤在BIS数据公布前表示,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日程以及对加强人民币使用的鼓励增加了人民币的交易量。目前投资者对人民币产品的获取渠道和汇率波动是主要的障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