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26日、27日……船员缪海建翻阅着日历,终于,春节的脚步进了船舱。

这几天,大家正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中,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技中心联合多家企业自主研制的中国万米级载人深渊器“彩虹鱼”科考母船“张謇”号依旧航行在西南太平洋上。

穿过吕宋海峡,4800吨的“张謇”号科考母船进入太平洋,在菲律宾以东海面航行。从芦潮港出发时,还是瑟瑟寒风,现在天气已逐渐变得暖和。这艘搭载着中国梦想的科考船,正驶向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在这艘船上,一所没有校园的“海试大学”正在兴起。

“海试大学”也缺课?

这是一所没有“资质”、“校园”和“校长”的大学,但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海试大学”。“海试”,即彩虹鱼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11000米级海上试验的简称;“大学”,即让大家在这艘船上聚集起来,吸收更多的专业知识,也期待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老师。90天暂定了不重复内容的课程50讲,团队成员姜哲告诉记者,课程选择在19时以后开始,“在闲暇时不会占用太多的工作时间,又能把大家聚集在一起。”

“海试大学”的课程包罗海洋万象,第一讲就请来了深渊工程装备技术团队核心、无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勇。他与大家分享了无人潜水器海上作业的流程、人员岗位分配以及应急预案,重点对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在设计中存在的异同点进行了阐述,学员们对开展11000米无人潜水器研究和海试的意义有了更深了解。

除了谈及海洋理论以及本次海试的知识以外,海洋健康、海洋石油开发、航海趣事也先后走进“海试大学”的课堂。轮机长李凡召曾在“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工作,他分享了破冰作业、南北极生物以及他在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包括2015年他在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工作见闻。

当然,“海试大学”也有“生源不足”的时候。在前往吕宋海峡路途中,由于风浪较大,科考人员出现大面积晕船的情况,“海试大学”无法开课,总领队、深渊科技中心主任崔维成暗暗有些着急。不过,在船员度过不适期后,他立即又重启了“海试大学”,鼓舞学员们的士气。“在海上的生活比较单调,这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能凝聚大家的战斗力和精气神,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重要的科考任务挑战。”

海上春节怎么过?

崔维成告诉记者,为了给大家庆祝新年,现场指挥部评选出一系列先进人物,有最佳敬业、最佳搭档、最佳抢险、最佳人气、最佳舵手奖,还委托临时党支部牵头组织了一系列比赛活动。

乒乓球、拔河、象棋、三打一等项目场场爆满。26日中午,完成日常科考作业后,“张謇”号开到了离岸较近有网络信号的地方,船员们开始用微信与亲朋好友们联系。除夕夜,各项比赛进入了决赛,自办“春晚”同时对先进人员和比赛冠亚军进行表彰和奖励。船员缪海建曾在漆黑的夜晚需要船员下海去抢救无人潜水器时挺身而出,晚会上他的一句“我是南通人,我在张謇号上,彩虹鱼项目是我们南通人发起的”,赢得阵阵掌声。

不过,为了抓紧时间完成科考,大年初一,“张謇”号又重新起航,开始了新的科考调查作业。这里没有大红福字、爆竹声声,3个月的科考作业还在继续,深渊奥秘还等着揭开神秘的面纱。(记者 黄杨子)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