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民族有民族的语言,国家有国家的语言。多民族国家,为管理等方面的需要,确定一种或两种语言,称为官方语言或正式语言。法律等正式文件都用它。有的国家,如加拿大,它的英语系和法语系居民几乎集中在某一地区居住。因此确定英、法两种官方语言分别使用。

国际组织的会员来自五湖四海,因此也需要确定官方语言。一些政府间国际组织,会员都是主权国家,为方便活动,大家商定采用一种或数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

我国参加“海协”前。它的官方语言只是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四种语言,与联合国相比,缺少了中文。为此,在参加时向国务院的报告中专门说明,待参加后争取得到解决。

按照当时“海协”的规定:官方语言为四种,英语、法语为两种工作语言。在大会及附属机构等会议上发言可用官方语言中的一种,同声传译成其他三种。大会包括附属机构的报告、决议、建议和决定用官方语言的一种写成,并译成其他三种文字。议程的支持性文件和记录只用工作语言写成。

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在国际会议上能直接用英语或法语发言的领导或专业干部很少。因此,出席“海协”会议的我国代表团,因为没有同声翻译,都配随团译员。会上发言,代表先用中文发言,由随团译员译成英语,再由会议同声译员翻译成其他官方语言。这种做法不符合“海协”的议事规则,其他国家的代表不习惯,也没有办法。后来与秘书长交涉时,这也成了理由,不仅不符合规定,还占用了几乎两份时间,对“海协”也是不利的。

1974年,为了安全公约的中文文本,与“海协”秘书处会议司司长马莱打过几次交道。有一次也向他提出了将中文补充为官方语言的问题。会议的同声传译和会议文件打印、分发都是会议司的职责。他给出的路线图是:首先要由全体大会作出决定,修改议事规则,把中文补为官方语言之一。有了这个决定,秘书处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可列入所需要的费用。会议司解决会议的同声传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关于同声传译设备,如果是大会要租会场,他可选包括中文在内的同声传译箱。在“海协”总部的会议室,大一点的,也可临时租用。但同声译员,在伦敦无法解决,曾去找过英国翻译协会。它是翻译人员组织,可以推荐译员。但他们没有中文译员在册,一则这种人很稀缺,另外“海协”会议专业性很强,那时没有这种译员。因此只能由中国政府协助推荐。“海协”秘书处可以与他们签计时付费的合同,类似英、法等语种的译员一样。至于中文文件,也涉及到译员,中国政府推荐,“海协”秘书处可以聘用。但与同声译员不同,他们是固定工作人员,需要为他们提供办公室和打字设备。当时总部大楼已人满为患,一时恐怕难以解决,只能看情况,逐步解决。

经研究,觉得马莱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可以采取我们配合逐步解决的方式进行。于是在1975年“海协”第九届全体大会时又找秘书长交涉,看来他们已做过研究。秘书长认为要求合理,应该解决,但要中国政府配合,采取逐步解决方式。这件事要由大会讨论决定,这就需要有书面提案。那时我国尚未执行开放政策,要出书面提案,需要办理报批手续,一时解决不了。经与秘书长商量,采用简化手续的办法,在审议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时,他可专门说明中文应该作为“海协”的官方语言,费用可在现预算中调济,不增加新的项目。代表们听到不增加预算,就不反对。全体大会作出决定,这就解决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的立法问题,见下列决定。

1975年12月5日,“海协”秘书长斯里瓦斯塔瓦照会我国外交部部长称:

中文作为“海协”官方语言,已经在第34届理事会和随后的1975年“海协”第九届全体大会决议通过。同时决定将采用逐步和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实现。并经中国代表团同意,从1976年/1977年两年财务预算年度开始,一年总共5次会议,提供同声传译。由中国负责提供一组两名译员。“海协”负责他们与会期间的日薪和津贴。其他费用,包括差旅费由中方负责。除全体大会议事规则已作修改外,理事会和各委员会也将适时修改各自的议事规则。

1976年我和吴始泰去英国使馆,作为常驻代表,出席“海协”会议。国内有选择地派代表与会。有时周汝梅随团来开会,就使用同声传译设备。她的英语水平很高,同声传译更是绝技。但在专业上也闹过笑话,印证了马莱的话。一次是会议讨论船用锅炉安全问题,锅炉Boiler在日常生活中是指煮水器或烧水壶,这还好理解。另一次,与会中国代表问我,刚才英国代表说到船尾拖的园木,也是会议要讨论的安全问题吗?原来周汝梅把船用计程仪译成了园木。没有错,log是园木,但专业上是计程仪。我向她提示,她哈哈大笑,嬉称还好没有犯错。把“工会”译成了“贸易公会”。这是我们提供的1974年国际海上安全会议最终议定书中犯下的翻译错误。

1978年,时任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的袁庚(图1左侧),从长远的战略高度考虑,决定自行培养同声译员,通过考试从交通系统选拔了四名英语毕业高材生杜大昌(图2右一)、林鲁平、张军(图2左一)和张宁到伦敦见习同声译员。经过半年努力,适应了这项工作。后来又陆续派人培训。

按财政部规定,他们作为出差,由组织上解决食宿,工资在国内领取,在英国只拿津贴,与我们外派人员一样。从“海协”秘书处领到外汇待遇,全部交公。时间一长,这笔计划外的收入相当可观。经商财务局同意,用它在伦敦买了公寓房,作为他们的临时住处。

按照与“海协”签订的房舍协定,英国政府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建造一幢办公楼,专供“海协”使用(见图3)。在新大楼上除设有“海协”标志外,在大楼进口的玻璃门上刻有五个官方语言(第五种语言 为中文)的国际海事组织名字(图4摄于门前)。第一排即为国际海事组织的中文名字。

经我们提出,有了新的办公楼,秘书处增设了中文科(实为中文处,现已更名)。自此,“海协”按规定提供中文文件,也完成了中文作为“海协”官方语言的全过程,那已是1983年。中文科的第一任科长是吴始泰(图5左侧,他的级别为P5,专业官员中最高级。图片摄于“海协”总部楼顶花园,背景中的高楼即为英国议会大厦)。

2007年与长孙沈家欧去英国旅游,看望了在伦敦工作的部分老同事。图6摄于国际海事组织临时总部门前,当时总部正在维修。右侧为中文科科长李友强(现为会议司司长)。左侧为中文处处员徐树春(现任中文处文字处理负责人)。图7摄于会场,左起第二人为同声译员张军(现中文处译审2016终退休),右起第二人为同声译员王俊芳。图8摄于杜大昌等(左起第二人)家。那时杜大昌在国际海事组织秘书处任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现已退休。(图9摄于2016年12月8日国际海事组织第117届理事会,左第一人为李友强,会议司司长的常规座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