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唐冠军:加强长江上游沿岸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治理能力建设

全国两会的港航之声

“长江上游沿岸主要涉及云南、四川、重庆和湖北等多个省市,是我国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全国人大代表、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建议,系统研究长江上游沿岸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和治理能力建设。

唐冠军介绍,长江上游沿岸地质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滑坡体数量多、造成的损失大、对交通运输危害大等4个主要特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长江上游沿岸滑坡体共1000余处,其中临江且列入动态监测的滑坡体共43处,滑坡体总量约1.6亿立方米。一旦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破坏。此外,地质灾害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畅通,一旦发生常导致交通中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才能修复,尤其是对长江航运的影响,轻者影响正常通航,重者造成长江断航、船舶等水上浮动设施倾覆、人员伤亡。

“但是,当前长江上游沿岸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治理工作中还存着预测预报难度大、防治联动机制不完善、治理及应急处置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唐冠军认为,长江航运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安全保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强长江上游沿岸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与治理能力建设,是保障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是实现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举措。

据此,唐冠军建议系统研究长江上游沿岸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和治理能力建设。一是健全防治工作机制,提升综合防治水平。制定长江上游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规定,设立长江上游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基金,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实现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共享,有效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水平。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和监测装备建设,提升监测预报能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科研投入,强化监测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组织研制监测预报的先进仪器设备,实现自动监测和报警功能,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三是加强工程治理和环境保护,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统筹做好长江上游沿岸地质灾害治理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隐患调查排查和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采取工程措施,重点治理严重威胁居民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和长江通道安全的地质灾害。四是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定期开展不同层面的山体滑坡应急培训和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并根据演练情况和滑坡体变动情况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