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执法很多人都不陌生,对于海上执法,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有所耳闻,没能亲眼所见。3月3日和4日,记者跟随市海洋与渔业局执法人员在台州海域开展渔业执法巡查,近距离了解渔业执法。

海上执法,无惧艰难困苦

海监7038,长65米,宽9米,排水量600吨,是我市渔业执法巡查的主力军,和其他渔政船一起担负着我市8万平方公里海域,651公里海岸线,600余个岛屿的执法巡查及安全救助工作。

“我们出海一次短的要3天,长的要十来天,如果接到临时任务,时间只会更长。”今年57岁的舰长项修掌从海监7038投用起就担任舰长一职,至今已有3年。多年的海上生活让他身上有着沉稳果决的气质。“出航期间,我们30余名工作人员吃住都在舰上,直到任务结束,才能回到陆上休整。”

“在舰艇上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一旦碰上大风浪,很多工作人员会出现‘吃不下、站不住、吐不出’的晕船反应。最可怕的是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项修掌说。

3月3日下午,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就出现了这种状况。

一般来说,海监船在执法巡查时,因为舰艇排水量大,通常不会靠近渔船,而是选择使用“下小艇”的方式。“我们舰艇的排水量大,如果太靠近渔船,产生的波浪会把渔船更往外推。”市海洋与渔业局执法科科长施津滨说,用小艇就能很好地避免这种状况。

小艇虽然方便,但有时也会出现问题。

当日下午,执法人员乘小艇检查完毕返航时,因为排气管出现故障,小艇在海面上“罢工”,随着波涛一起一伏。由于担心航行时带来的波浪会把小艇推得更远,舰艇不敢冒然靠近。

后来,小艇上的6名工作人员用手划水的方式,让小艇慢慢靠近舰艇,通过舰上缆绳的牵引最终安全返回。

海上执法,除了风浪,还有酷暑。夏天40℃的高温,甲板上温度直逼60℃。施津滨回忆说,有一次自己在押送违法船只回三门港,由于当时是落潮时间,船只无法进港。“没办法,我们就在近海等待涨潮,一天下来,后颈都被酷暑晒破了皮。”

安全救助,生命热线全天待机

东海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渔民讨海为生。渔民一旦在海上遭遇险情,执法人员就是他们的求救对象。

“我们要求每一艘渔船都配备船只定位系统和险情求救系统。”施津滨说。

在海监7038驾驶舱,记者见到了船只险情求救系统。据了解,渔船一旦遇险,渔民可通过该系统向执法人员求救。指挥中心在接到求救信号后,便会安排就近船只前往事故地点进行救助。

去年8月19日的一个下午,一渔民突发中风,情况危急,发出紧急求救。在接到求救信号后,指挥中心紧急调遣附近渔政船赶往事发海域,开展一场海上生死救援行动。

据施津滨回忆,发病的渔民林海棠年纪60来岁,救援人员赶到时该渔民意识有点模糊,情况不容乐观。见此情况,救援人员合力把该渔民转移到渔政船上。

一边是救援船只全速返航,为生命争取时间,一边是医务人员对林海棠进行输氧、输液等紧急处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全速航行,终于在当晚7点顺利抵达坎门中心渔港,病人脱离了危险。

海上执法16年,施津滨参与了无数次搜救活动,见过各种风浪,遇到过各种困难,但他和他的同事从来没有过一次退缩。“大海茫茫,我们可以说是渔民们唯一的依靠,如果我们退缩了,谁还可以帮助他们?”施津滨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