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15日在北京发布消息说,由中国国家海洋局承建的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将于2017年底开展业务化试验运行。

据统计,世界上近80%的地震海啸发生在太平洋四周沿岸地区。为提高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防灾减灾能力,中国大力呼吁建设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2013年9月,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5次大会正式同意依托中国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建设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官员表示,承担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的职责,是中国推动周边海洋合作,履行国际职责和业务,深入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举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UNESCO-IOC)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南中国海区域工作组第6次会议3月上旬在上海召开,旨在敦促地震和水位观测数据共享工作,建立南中国海区域地震海啸核心观测网,审议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建设工作进展,评估区域预警中心观测和预警能力,确定该中心业务化试验运行起始时间,以及确立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西北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业务协调机制等。

据介绍,南海周边各成员国同意加大数据共享力度,建立南中国海区域地震海啸核心观测网,用于支撑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建设。由中国建立南中国海区域地震水位数据共享平台,为各成员国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官员表示,与世界上其他地震海啸政府间协调机制相比,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还面临着数据共享力度欠缺、实时地震和水位观测能力不足等瓶颈问题,未来中国还将联合各成员国在观测数据开放共享、区域协调机制巩固发展、实时观测预警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做出努力。

中国的海啸预警业务起步较晚,自1983年加入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以后,主要转发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布的国际海啸预警信息。2013年,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引入全球地震监测分析系统,首次具备了不依赖国外机构开展地震定位的能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