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劳治(Michael Lodge)最近有点忙。

5月12日,他在北京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签署勘探合同,此前一天,他和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刘峰在我国首份国际海底区域勘探合同区——多金属结核矿区延期协议文本上签字。

换言之,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签署4份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合同的国家,对总面积超16万平方公里、比两个渤海面积还大的矿区享有专属勘探权和未来优先开发权,其中三份合同由中国大洋协会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

刘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截至2015年7月,国际上首批6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到期。按照之前的制度预期,各承包者应在勘探合同到期前具备进入开发阶段的技术准备。然而在过去15年勘探活动中,首批6份合同承包者纷纷提出合同延期申请,国际海底管理局在批准合同延期的同时,国际海底资源开发规章的制定已被列为后续工作的重要议程。

国际海底“圈地运动”蓬勃兴起

2014年,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在《中国海洋发展报告》一书中提出,新一轮国际海底“圈地运动”蓬勃兴起,论据之一是这样一组数据:从1994年成立至2007年,国际海底管理局共收到8项多金属结核矿区勘探申请。2011年到2014年,国际海底管理局新收到了6项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申请、4项富钴结壳矿区勘探申请以及8项多金属结核矿区勘探申请。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1日,国际海底管理局已经核准了28份勘探合同申请,并已经签订勘探合同25份。尤其是2011年以来,签订的勘探合同数量从8份增长到25份,增长了2倍多。

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约占地球表面积的49%,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战略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并在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许多领域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1970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2001年,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第一块位于东北太平洋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矿区,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为期15年。

刘峰告诉记者,过去15年,我国已完成该合同区全区含矿区块圈定和资源量评价,并对合同区西区内的详细勘探区和一般勘探区进行了可采矿块圈定和资源量评价。

不仅仅是受深海资源“诱惑”

“申请国际海底矿区,政府、国有实体和私人企业都可以。”但刘峰告诉记者,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体现出让国际海底管理局足够放心的财政和技术能力。

对申请者来说,与国际海底相关的几个关键字是:资源、科研、环境、深海技术。

深海开采的资源诱惑力很明显。比如面积为500万平方公里的太平洋东部海域被称为“克拉里恩—克利珀顿断裂带”,对该区域的一项评估说,该区域海床上可能有超过270亿吨矿物“结核”。除多金属结核等矿产资源外,国际海底蕴藏着的生物基因资源、空间资源等都对人类发展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际海底管理局颁布的勘探规章,合同承包者在开展资源勘查的同时,需开发相应的采矿技术与设备,履行开展有关环境监测、环境基线调查与研究、完成一定百分比的勘探区面积的放弃以及培训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员等义务。

“找到富矿区,并对需要放弃的地方做出准确判断,与对深海大洋的认识水平直接相关。”刘峰说,我国现有的四块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合同区各有特点:和多金属结核矿区位于比较平坦的深海平原不同,多金属硫化物矿区所在区域是大洋中脊,相当于陆地上的山脉,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环境保护措施也更加具体和严格。而富钴结壳分布在水深800米至4000米之间的海山、海脊和海台的斜坡和顶部。“随着对深海大洋认知的深入,在不断提升不同地质单元成矿理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划定有商业开采前景的矿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