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017年,海南省共建设5个海洋牧场示范区:三亚市双扉石人工鱼礁区由省财政投资30万元,投放人工鱼礁244.4空方;三亚红塘湾海洋牧场由中央投资300万元,投放人工鱼礁6665空方;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示范区由省财政投资300万元,三亚市财政投资800万元,投放鱼礁9851空方;三沙市羚羊角海洋牧场示范区由中央投资300万元,投放鱼礁960空方;文昌冯家湾海洋牧场示范区由中央投资300万元,投放鱼礁2600空方。

2012年,海南省编制了《海南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并启动海洋牧场建设工作,计划未来5年投资2.5亿元建设6个海洋牧场示范区,投放人工礁体30万空方,使海南省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2万亩,完成两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的创建工作,并增加相应的渔业资源的底播增殖,统筹生态养殖、增殖放流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快推进休闲垂钓、潜水观光等休闲渔业项目,努力打造新的渔业经济增长极。目前,海南省正在组织实施2处人工鱼礁项目,投入农业部油补调整项目资金4000万元,计划投放礁体4.6万空方,涉及海域3000亩;建设海口东海岸海洋牧场示范基地和文昌冯家湾海洋牧场示范基地2处海洋牧场示范区,增殖投放鱼虾贝藻等1000余万尾。

为加强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理,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发展休闲渔业,三亚市于2015年印发了《三亚市海洋牧场管理暂行办法》,以鼓励企业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开发型海洋牧场,引导和扶持休闲渔业和新型海洋旅游系列产品开发,推行产业化经营管理,推进休闲渔业和游艇产业发展,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在海洋牧场建设管理方面,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加快人工鱼礁建设的步伐,建好海洋牧场的有效途径。海南省三亚市广开渠道,引导企业投入海洋牧场建设,形成了人工鱼礁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局面,加快了人工鱼礁建设步伐,通过规范企业的建设行为,为海南省人工鱼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海洋牧场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一是生态效益。三亚海洋牧场的建设,对优化海洋环境,保护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和近海幼鱼的繁育场,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底栖生物和礁体上的固着生物在礁区的生态效应更为明显,监测发现,在礁体投放几天后就开始有浮游生物聚集,礁体上有藻类附着,固着生物,而且生长速度很快,几个月后几乎覆盖整个礁体表面。多数鱼类都以浮游生物和固着生物为食料,饵料生物丰富的水域,自然就成了鱼类栖息聚集的良好场所。另外,监测发现,4个月左右,礁体上有珊瑚长出,可对三亚海域珊瑚礁的修复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是经济效益。由于海洋牧场的生态效应,使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得到提升,经济价值高的大个体海洋生物渔获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显着,投放5年的蜈支洲岛鱼礁区,礁体上海洋生物大量附着,经海南大学专家定期检测,鱼礁区鱼类增加30%左右,同时促进了该区域海上游钓和水下潜水观光等旅游项目的发展,旅游经济效益突出。

三是社会效益。由于三亚市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减船转产和北部湾渔场的划界,使海洋捕捞的发展面临较大的困境,而海洋牧场建设对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废旧渔船利用、缓解渔民就业、旅游开发就业和社会生活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礁体投放后,渔民通过发展渔家乐和海上垂钓等海上休闲活动直接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吸纳转产转业渔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有力促进渔村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增加了渔民收入。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