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宁港航部门发布上半年水运行业发展数据显示,1-6月份,海宁港区水路货物发送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7.5%。这是自2014年海宁关闭石料企业后,首次出现增长态势,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6%。

据了解,近年来,海宁港航部门主动服务企业、船户,推进运力结构调整,简化审批程序,大力推进散改集运输,积极通过港区建设,充分发挥先导作用,为融入“三大战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历经三年码头综合整治的阵痛后,海宁水运的已经按下“快进键”。

以港聚业 为融入“大湾区”加速

今年以来,总投资180亿元、预计企业货物年水运量超过500万吨的浙江恒逸集团和总投资约15亿元、预计年货物水运量超过300万吨的国际装备制造产业园纷纷落户海宁。在这两大“重量级选手”的带动之下,海宁港口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水运是成本最低的中长途大宗货物运输方式,能显著降低物流成本,形成“成本洼地”,要素自然往洼地流动和集聚,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带动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

近年来,海宁以提升航道、港口运输能力为基础,大力培育发展沿河产业。如今已形成了以粮食产业为主的长山河产业带,以新能源产业为主的六平申线产业带,以集装箱出口产业为主的杭平申线产业带,以及以煤炭、建材等大宗物资为主的杭海线产业带等多条沿河产业聚集区,另外还重点围绕制定多式联运、立体交通枢纽发展规划,水运优势,培育特色沿河产业,并主动当好“店小二”。

据介绍,海宁现在每年有600万吨的原材料需要通过水路运输,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近1亿元。通过产业集聚,未来水运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港区的转型发展将成为海宁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