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最危险的地方竟是0-10米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组数据是DAN亚太分部关于潜水死亡事故发生深度的调查。我们都觉得,当然是越深越危险,但实际上在休闲潜水的范围之内,这完全不成立。请看下图。

这个图告诉我们,大约一半的死亡事故发生在10米以内。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水面。水面,是对于潜水员来说最危险的地方。

这几年我想大家也看到了,泰国,台湾,香港,都发生过出水时被路过船只发动机致死的案例,这是水面事故的很大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出水后无法上船,漂流在水面上失踪或死亡的案例,当然也有过了很久被救起来的。很多时候,潜水员消失了好几天,船上的人才发现。因此,船上有惦记我们的人,还是很重要的。

另外,10米深度值的最大隐患就在于它的深度。

当水平面为1个标准大气压值时,10米深度值按照一般计量标准为2个压力值【水体密度和海拔等忽略不计】,而20米为3个压力值,30米为4个压力值,40米为5个压力值。从水平面到10米深度值的压力变化幅度是最大的,为上一深度区间【水平面】值的200%,变化值增加了1倍!!!

而20米深度值到10米深度值的压力变化幅度为1/2,30米深度值到20米深度值的压力变化幅度为1/3,40米深度值到30米深度值的压力变化幅度仅为1/4。

是不是有点看出端倪了!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潜水员所有的隐患,在水平面到10米深度这个区间爆发的几率是最高的!!!

至于有哪些隐患呢,通常来说生理和心里都会受到影响,以下归为常出现的基础三点:

1、旧伤口:

当压力值突然成倍增加时,旧伤口对于压力变化的适应程度是一个考验,尤其是做过心肺手术的童鞋,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和教练讲,教练也要相应调整深度适应计划,增加课时以观察身体适应情况。

2、耳水不平衡

非常抱歉的讲,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医学词汇,它只是头晕或者眩晕状况的统称。

耳水不平衡在潜水过程中多表现为眩晕,潜水员感觉天旋地转,无法辨明或控制方向,引发呕吐等症状。

引发耳水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普通的情况如感冒,身体感染,血压过高或低,身体疲惫,体内氮含量水平,休息不足,饮食过饱,下潜速度过快,频繁的深度变化,心里焦虑,呼吸气体过快,慢性疾病、长期服药影响,贫血、晕船晕浪、甚至耳屎过多,耳内进水等都有引发的可能。

另一层面相对严重,一般是因内耳或者脑部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平衡系统,如出现积液,脑部肿瘤,内耳淋巴囊肿大等

同时,在潜水活动中,潜水员的移动空间从二维转向三维【从陆地的东西南北走向,转到海洋上下东西南北的移动】,视觉的适应程度也会引发该类症状。

当潜水员在水下发生耳水不平衡的症状时,应尽量保持放松,保持当前深度,调整呼吸节奏,如呕吐冲动强烈,可将二级头拿离口中手持,进行呕吐,呕吐完毕应将二级头放回口中并排水。切记不可急速上升!

3、深海恐惧症

就是恐惧症的一种,某种意义上可以算做是幽闭空间恐惧症的延伸。多出现恐惧、焦虑、惊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红流汗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窒息、昏眩、有濒死感,甚至失忆!

对于这种情况的学生,一方面麻烦自己严格控制饮食与作息,避免饮用酒精、咖啡、浓茶、可乐等刺激性饮料以及一切带有咖啡因的饮品,避免嗨到精疲力竭再去潜水的情况发生,多看些开心搞笑的段子,多与同伴交流减缓心里负担。

作为教练,恭喜你,只能循序渐进的严防死守了,平时多注意学员的精神状态,多聊天安抚,不可批评过甚,下水可以拜托多几个助教支援,因为一旦发作水下很难控制。

压力的改变,会引发的问题是全方面的,无论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无论是经常发生的,还是不常见到的。

至于极速冲水/憋气升水这事就不要再谈了,毫无疑问,腔内气体体积成倍膨胀,可比从30米冲到20米危险的多的多!

(三)男女有别?

在较为年轻的阶段的PADI持证潜水员中,男性事故率远高于女性。请看下图。

DAN美国的统计结果是,在65岁以前,男性的死亡风险远高于女性。DAN欧洲的结果是,40岁之前,男性死亡风险是女性数倍。DAN亚太的数据中,女性占死亡人数已经从30年前的6%上升到了19%(当然同时女性潜水员的比例也在上升),但至少目前风险仍然比男性要低(否则应该是和女性潜水员人数一样占33%)。只有在PADI课程中,女性风险才与男性大致相当。

不过也有数据显示,女性死于惊慌的比例远高于男性。

(四)到底有多少种死法

我每次谈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多不潜水的和休闲潜水的朋友都表示“喂不要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好吗”;但我认识的所有严肃的潜水员都不讳谈死,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一种“I don't mind going this way”的感觉。事故分析(accident analysis)源于洞潜领域,为后来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大大降低了伤亡率,其后也被扩展到休闲潜水领域,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几大潜水组织每年都会进行事故统计和分析。

其实,潜水最常见的一种死法大概是“不知道怎么死的”。

先来阐述第一种死法,也是最最常见的:淹死。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