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潜航员是随着中国海洋装备迅猛发展出现的新职业,仅是上半年就在海上生活138天的唐嘉陵,几天来成为十九大期间最受关注的代表之一。在“党代表通道”自豪地讲述海洋装备技术、在北京展览馆给其他党代表介绍“蛟龙号”,今年33岁曾载着包括香港在内的科学家们勇闯深海的他,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说明年全新母船下水后,“蛟龙号”会全新升级,成为更多科学家探索蓝色奥秘的共享科学平台。

在参观“砥砺奋进五年大型成就展”时,有许多党代表拉着唐嘉陵在“蛟龙号”面前合影留念,“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都很兴奋,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装备感到自豪,都问我你们一次下去几个人,舱里的工作环境什么样这样的问题,”笑容憨厚的唐嘉陵说,还有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代表们就更关心前瞻性的问题,“比如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科技水平,技术能不能推广应用到环保领域等。”

“蛟龙号”目前下潜最大深度达7062米,这是全球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作为首批最年轻的主驾驶员,唐嘉陵的驾驶操作直接决定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同下潜的科学家能否成功完成预定的科学实验任务。

在唐嘉陵眼中,“蛟龙号”就是一个海洋科学共享平台,他对每一名随他一起下潜的科学家都保留着深刻印象,自己也快成了半个科学家。“2013年6月,我带着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副教授邱建文一起,他主要研究海扬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保护。” 邱建文当时是抱着极大兴奋心情完成任务的,他以往的研究样本都是来自香港附近海域,从来没有机会获得深海的生物样本,这次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