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向习惯性思维叫板

  —— 空军某基地打造新型飞行教官队伍

  本报记者 范江怀 王天益 通讯员 黄子岳

有着10多年飞行经验的郑均,一度感觉自己的飞行能力“已接近顶点”。

然而,到空军某基地后的第一次作战改装飞行,就让他有了很多“没想到”——

没想到,一上来就要体验曾是禁区的“失速螺旋”;没想到,教官不再手把手“师父带徒弟”,而是要学员自主准备飞行;没想到,以前一天可以轻松飞完两三个架次,现在一个架次就让人疲惫……

“过去的很多飞行习惯都被颠覆了。”郑均感叹。

有此感受的不止郑均一人。这个基地担负着空军新装备试验、新战法创新和空战骨干培养任务。近年来,有不少来自空军航空兵部队的飞行员在这里接受“颠覆性”训练,被培养为新型飞行教官。

在这个基地,有两句话深入人心,一句是写在文体馆楼顶的“勇当蓝天探路先锋”,一句是喊在飞行员口中的“敢向习惯性思维叫板”。两句话合起来,构成了他们在探索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道路上,不断颠覆自我的基本态度。

“颠覆,不是目的。”经过了几个月的作战改装,郑均将最初的一个个“没想到”渐渐想明白了:“它是我们不断走近实战、走向战场的必由之路”。

  飞数据还是飞“感觉”

——每一次飞行都得问问,咱们飞行员获得了最佳训练吗

飞行员李海兵至今记得,那天,失速的飞机如一片树叶在空中飘落,机身不停颤抖,后舱的教员不仅不让埋头看仪表,还让他“记住这种感觉”。

李海兵以前可不是这么学飞行的。当初学习操纵飞机时,无论是飞特技、战术动作还是一个普通的转弯,带教的师父总是反复叮嘱“注意保持数据”。

飞数据还是飞“感觉”?新型飞行教官培养中,这不是李海兵一个人面临的飞行训练课题。

长期以来,由于保安全、易操作等原因,一些航空兵部队在飞行训练中人为设置了不少限制:最小飞行速度、最低飞行高度……一个个需要飞行员时刻保持的数据,已然成为空战中束缚战鹰翅膀的禁区。

“保持仪表指针不动,飞出一流的数据,这就是战斗力吗?”某团副参谋长李峥认为,要让飞行员从驾驶员转变为战斗员,从飞数据到飞“感觉”是必由之路。

“感觉”不是非理性的。李峥打比方说,就像是考汽车驾照,教练要你记住侧位停车的“点位”数据,但后来车开熟了,你凭着感觉就能熟练停车。从飞数据到飞“感觉”,意味着飞行员可以把更多注意力用来感知战场态势。

  这份“感觉”,得之不易——

为摸清某型战机的最小飞行边界,大队长霍正安带着几个教官不断逼近飞机极限性能,直到飞出了“尾冲”。尾冲,是飞机失速时临近失控的一种状态,危险系数极高。战机着陆后,霍正安和现场指导飞行的基地领导激动地握手,彼此发现对方手心里都是汗,“每个人都担着很大的风险”。

一位旅参谋长来基地参加培训。飞行结束后,他看着经受了大过载的机身,心疼不已:这么昂贵的战机,“没见过像你们这样飞的”。团长张洋介绍说,没有了不符合实战的条条框框限制,空战对抗更加激烈,现在每天训练承受的载荷是以前的好几倍。

对于这些,有人感到不理解:一上来就教飞行员摸索战机极限性能,给单位增加了多少风险?干吗非要那么玩命……

跟着教官完成几个月的飞行训练后,李海兵对很多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对装备性能都不清楚,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岂非空谈;人难免犯错,如果说失速是悬崖,避免坠亡的最好方法不是绕着走,而是知道其边界在哪里以及如何爬出来……

这个90后,还有一个“飞行员职业操守”理论:每一次飞行都得问问,咱们飞行员获得了最佳训练吗?每一滴航油都燃烧出最大战斗力了吗……

这些考问,随着新型飞行教官培养推开,正萦绕在越来越多飞行员的心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