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1000多公里航道绝大部分在湖北境内。多年来,因为“肠梗阻”,水运优势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11月8日,蕲春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拉开长江中游“645”(长江安庆至武汉6米水深、武汉至宜昌4.5米水深)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的帷幕。蕲春航道2019年完成整治后,最低维护水深将达到6米,可满足5000吨级海船、1万吨级江海船以及2万至4万吨级船队通航需求,分别优化蕲春港、黄石港深水岸线10.6公里、5.4公里。湖北水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万吨级江海船直达武汉

  5000吨级内河船直达宜昌

长江中游安庆至武汉段全长1026公里,约占长江干线航道的五分之二,水道蜿蜒曲折、滩多水浅,荆江(武汉至宜昌段)航道水深仅3.8米,武汉至安庆段水深仅4.5米,与上下游不对接,成为制约长江发挥黄金水道作用的“肠梗阻”。

2014年4月,湖北省委、省政府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645”工程。该工程先后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645”工程分为5个建设项目,其中6米水深项目包括蕲春航道先期工程、武汉至安庆航道主体工程、新洲至九江航道先期工程3个项目,后两个项目预计明年均可开工,分别在2021年和2020年建成;4.5米水深项目包括宜昌至昌门溪航道整治二期和荆江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前者将于今年开工,2019年建成,后者将于2019年开工,2022年建成。

“再过3至5年,长江中游的航道水深将与上下游对接,5000吨级海船和1万吨级江海船直达武汉、5000吨级内河船直达宜昌。”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提高

“645”工程能带来什么?“首先是航运能力提升,大幅降低物流成本。”长航局相关人士表示,“645”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一条超大容量的“水上高速公路”。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645”工程将大幅增加湖北优质岸线资源,利用武汉至上海江海直达、泸汉台、武汉—东盟四国等航线优势,吸引周边省市更多货源在武汉中转,巩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

“645”工程还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环保效益。据测算,2020年、2030年和2040年将可节约船舶能耗约2.8万吨、4万吨、4.2万吨,分别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约1.65万吨、2.36万吨、2.48万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645”工程外部环境影响研究报告显示:实施“645”工程技术上可行,而且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防洪、水生生物、环保、涉水设施及岸线利用等外部影响有限,影响程度较小,通过采取必要措施,可将影响降低或消除。

长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645”工程实施过程中,将牢牢把握“生态优先”原则,积极采用低碳环保施工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并配套实施以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涵养为主的生态工程,着力把该工程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生态航道工程。据估算,“645”工程仅湖北段生态环保投资就将超过10亿元。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