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是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旨在更好地衔接联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自2016年国务院批复以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重点实施“7234”工程,目前,全国首艘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舶已经下水,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也已上线运行,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港体系与海上运输大通道体系逐步构建。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副主席张泽熙认为,由于沿江沿海涉及省份众多,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今后的发展仍面临着跨地区、跨行政层级协调越往深层次难度越大的困难。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与长江沿江城市的合作对接度不高,港口腹地有效向内陆纵深联动拓展的程度不高;二是港口多式联运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有待完善。“海进江”运输效率不高,在信息平台接入方面,只有马鞍山港等少数几个港口接入;三是港口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物流服务水平不高且配套产业层级较低;四是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航运人才特别是海员需求缺口较大。以舟山为例,以前从事海员行业的本地渔民很多已经转行;五是东海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浙江沿岸海域污染大多来自长江和长三角地区入海河流。

针对以上问题,张泽熙建议,国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部省际综合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协调,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纳入部省际联席会议成为常态,同时专门建立长江全流域江海联运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舟山。当前,要重点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协调,一方面着力提升公共信息平台功能,提高长江经济带物流协作效率;另一方面是支持江海直达系列船型深入研制与推广应用,提升江海联运综合运输效率和环境安全。

二是加强战略联盟,持续深化沿江沿海城市合作。创造条件推动更多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更高效率地整合各省各区域联运、油品储备供应等资源,强化合作共赢。建立沿江大通关制度。建立内陆腹地交通节点与长江经济带枢纽的联动机制,推动各大航运枢纽的信息互通、业务共营、管理联动,解决江海航道链接、船型对接等问题,推进集装箱江海联运业务。做强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推进江海联运运价指数等衍生品研发,扩大数据服务市场的能力。同时推进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拓展与联运城市、口岸部门、物流企业以及码头、铁路场站等基础设施的信息对接。

三是给予同等待遇,推进宁波舟山港共享上海自贸区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政策。宁波舟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给予共享同等政策。比如,支持在长江沿线港口与宁波舟山港之间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支持中资航运公司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及依照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登记的五星旗船舶,经营以宁波舟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出口集装箱在国内对外开放港口与宁波舟山港之间的捎带业务。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相关政策,探索简化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进出境备案清单申报手续,开展国际中转、集拼和分拨业务的简化手续;结合洋山保税港区扩区,支持小洋山北侧区域和集装箱支线泊位开发建设,建成运营后一并纳入洋山保税港区范围。

四是加大航运业扶持力度,推进航运人才培养。国家层面要在资金、税负和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航运业的扶持力度,优化积极开放的人才环境。要不断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柔性流动人才的医疗保障、居住迁移、子女就学等工作生活条件。各级政府要通过定向订单培养、人才引进以及适当提高海员薪酬待遇等,进一步加强海运人才教育培养,努力集聚一批站在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航运领军人才。

五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提升长三角区域海洋生态资源协同保护水平。专门建立长三角区域并延伸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协调机制,不断创新生态环保机制政策,实施长江流域省际界面污染物监测考核制度,推行入江入海船只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船型改造升级,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水平。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