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26日电 题:专家指美欧缓和无关中国应对策略 贸易战受损的仍是美国消费者

香港中通社记者 杨威利 田静 陈逸舟

多位经济学专家2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访问时指出,美欧间贸易摩擦显露缓和趋势,并不会使中国此前策略失效。贸易战或造成的贸易损失额佔美国GDP的0.7%,最后受损的是美国消费者。

当地时间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白宫举行会谈,同意就撤销除汽车领域外的工业產品关税展开磋商,并同意磋商期间即便美国对外国產汽车启动徵收高关税的进口限制,不適用於欧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认为,此前中国计划扩大从欧盟进口,是为应对因对美国產品徵收高关税后可能出现的国內物价上涨,美欧此番启动关税贸易磋商,并不会使中国此前策略失效。

他又指,贸易战或造成的贸易损失额占美国GDP的0.7%,其中与日用品相关的纺织品在中美贸易间佔到400多亿美元;美国在世界範围內难以寻找到比中国出口產品更便宜的替代品,物价上涨必將对美国消费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福利下降。

与此相对,此前特朗普曾宣称,或对总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徵收关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商学院教授陈甬军认为,中国可通过包括扶贫政策、对国內企业进行固定设备更新等扩大內需及开闢新兴市场的方式,消解约一半的积压產能和商品。他预计贸易战对中国GDP的最终影响会在0.3%至0.4%。

国务院23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內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確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陈甬军表示,留意到財政政策更加积极、灵活,在货幣政策上为配合维持经济增长创造宽鬆环境。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贸易与发展研究计划主任盛柳刚认为,目前中韩间有自贸区,若能跟日本间达成协议,设立中日韩自贸区,长远来说,可转危为机。

盛柳刚指出,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国內亦面临诸多压力,特別是农民众多但农產品竞爭力不强;但后来事实证明大部分剩余农业人口转移至製造业,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推动了国內製造业的发展。

他认为,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亦不会阻断国內製造业技术发展,中国的自主创新已有优势显现,或在此过程中转危为机。

陈甬军认为,中国推行改革开放40年以来,此前一直较为顺利,中美贸易衝突可更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有风险,贸易摩擦应被视为常態,国家可在经济制度、金融体制、社会组织及舆论文化上全面优化,并有助加强法律、仲裁、谈判人才储备。(完)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