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诅咒”的“飞马峰”号
据路透社8月12日最新消息,根据Eikon船舶信息显示,“飞马峰号”大豆船于12日(星期日)凌晨停泊大连港。中国媒体引述大连北良港工作人员的消息证实,“飞马峰”号目前已开始卸货。
报道称,今年7月6日,为反击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随即宣布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而大豆就在这一批加税商品名单中。在此之前,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的关税仅为3%。
据公开的船运数据显示,”飞马蜂”号上的美国大豆货品净值1.5亿元,再加上运费等成本,这一单的合同价势必超过1.5亿。为了赶在关税落地前抵达大连港,“飞马峰号”开足马力一路狂奔,以近14海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太平洋航行,对于一艘满载的货轮,这已经是它的最高速度。由此,这艘船意外成为当时的“网红”。竭尽全力的“飞马蜂号”,原本计划7月5日(美国时间)下午四点运抵大连港,却最终于7月6日17时左右到达。
虽然未在关税加征落地前抵达中国,但“飞马峰号”到达后并没有离开而是就地抛锚。据《卫报》报道称,“飞马峰号”一直滞留在海上,在“漫无目的地”绕圈航行。据《环球时报》向船主求证,“飞马峰号”其实一直在北良港附近停泊,并未移动,船主表示,未靠岸是因为由于港口仓库容量有限,正在排队等待进港卸货。
据中国媒体消息,根据此前“飞马峰”号上报的到港申请,该船原本预计靠泊时间为7月29日,启程离港的时间为8月2日,不过近一个月内该船在大连港附近徘徊,未能成功卸货返航。
按照农产品贸易规则,这些大豆不能运回原产地,要么倒进海里,要么另寻买家。
据报道,这艘船只由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该公司每天需支付约12500美元费用租用这条船,这意味着过去这段时间已经有超过4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产生。船上大豆货主则是一家名为路易·德雷福斯、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农产品贸易公司。中储粮油脂公司是这批大豆的买家。
中储粮表示,由于前期到港船只集中,“飞马峰”号一直在大连港口外锚地排队等待卸货通关。另据新京报报道,中储粮油脂公司表示,公司承诺按照中国相关法律和已生效的对美关税措施规定,依法缴纳各项税费,缴纳约600万美元的关税。
就在几个月前,“飞马峰”号在向中国运送一船高粱时,已经遭受了一次打击。
据美国行业介绍,“飞马峰”号是“一艘散货船,建造于2013年,与利比里亚的许多商船一样。她长229米,宽32.26米,是巴拿马型,她可以携带并运送超过82000吨的货物。而对于其拥有者摩根大通全球海事公司来说,得益于白宫的愚蠢政策,这艘船最近的两次航程,看上去非常有趣。”
据路透社报道,早在4月份,“飞马峰号”就载着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座谷仓的58503吨高粱,出发前往中国广州。航行途中,中国宣布对美国高粱出口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报复美国对进口中国洗衣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新关税。“飞马峰”号不得不改变方向,转而前往韩国。
据路透社报道,当时的“飞马峰号”仅仅是满载高粱前往中国的十二艘美国货船之一。
然后,几个月后,“飞马峰”号如堕入“诅咒”,再次被笼罩在了中美贸易战的阴云之下。
据称,“飞马峰”号船上元的美国大豆,将是中美贸易战升级后第一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大豆。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这会不会是最后一批美国大豆。因为此前在7月份的报道,当时数据显示,8、9月份美国运往中国的大豆船货已经趋近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