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广东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报告2018》在广东珠海发布。该报告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编写,是目前我国第一份阐述省级企业“一带一路”行动走出去实践与成果的报告。

报告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充满了挑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制约、国际产能合作风险、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不足、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待加强,以及资金瓶颈仍未能充分解决等问题。

报告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以及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长期以来支持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逐步筑高贸易和投资壁垒,甚至采取加强贸易投资保护等不合时宜的做法,导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起步较晚,海外投资经验和国际化经营人才储备不足,风险评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目前,中国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保险产品种类和跨境保险覆盖面不足,难以充分满足境外投资需求。保险产品创新不足,特别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点的保险产品研发滞后。

许多中国企业虽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由于习惯于“只做不说、多做少说”的理念,影响了东道国和国际社会对企业的了解。

其中针对“一带一路”的资金问题,报告指出,中国当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不足,对外投资金融支持和服务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门槛高,风险互换、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滞后,面向企业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咨询、会计、法律等相关服务机构缺乏,亟需中国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优化布局、增加网点,或者通过互联网、代理行等方式延伸服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长期性资金支持,引导各类资金形成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合力。

报告建议,解决资金融通存在的风险挑战,需要加强国家间政府合作,建立国际投资者保护机制;深化金融合作,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融资体系;探索金融合作机制,发挥政策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多层次支持作用;用好对外投资基金、债券市场等融资渠道,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共用、直接间接融资并举的多样化融资机制。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