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务网|新闻中心|航运|船舶|海事|港口|船员|图片|人物|企业|指数|专题|潮汐
潮汐表 艘船宝
新闻 > 时事新闻 > 正文

合同双方恶意串通将船舶“出生日期”延后19年

来源:台海网  2020-09-24  我要评论  

导读: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85万非法所得被没收!近日,厦门海事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发现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企图以合法方式掩盖非法目的,最终恶意串通者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image.png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85万非法所得被没收!近日,厦门海事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发现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企图以合法方式掩盖非法目的,最终恶意串通者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杨某于十年前委托林某为其60000吨散货船办理国内航线的船舶登记及有关手续,双方签订《办理船舶证书及挂靠手续协议书》(以下称“《办证协议》”)。协议约定所有船舶证书及资料应按约定数据办理,其中建造日期为1995年,承包办证费用为700万元。

协议签订后,杨某依约向林某转账汇款200万元定金。后来,杨某向原审法院起诉,称因林某违反《办证协议》、未依约办理船舶证书,请求法院判令林某立即返还预付款和双倍定金。2014年12月19日,原审判决林某应返还杨某预付定金200万元,另赔偿有效定金140万元,合计340万元。

判决生效后,林某向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称《办证协议》合同目的非法,严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认定无效,其不负有返还及赔偿义务,请求法院撤销上述判决书,并驳回杨某原审诉讼请求。福建省高院裁定指令厦门海事法院再审本案。

本案再审时,法院又查明:案涉船舶建造完工日期实际为1976年。林某因在外省某市通过向海洋行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行贿,非法办理船舶证书,于2016年12月被另案刑事判决书认定构成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厦门海事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与林某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为各自的非法利益签订《办证协议》,企图将已达报废船龄的船舶通过非法手段办理船证,损害了国家利益,涉案合同依法认定为无效。

近日,海事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撤销原审判决书,驳回原审原告杨某诉讼请求。并在该案判决书生效后,依法作出民事制裁决定书,扣除林某在另案刑事判决中已被追缴的115万元,没收林某剩余非法所得85万元。目前,该决定书已生效。

法官说,本案是一起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意义。

① 凡本网注明“海事服务网CNSS”的信息作品(包括文字、图片等作品,下同),版权均属于海事服务网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海事服务网CNSS”。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网联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海事服务网CNSS)”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CNSS官方帐号
延伸阅读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注册     您的评论通过审核后将发布成功
史略
百科
CNSS产品库
  • 潮汐表
  • BDI
  • 船舶定位
  • 船员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