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于3月13日在北京闭幕。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踊跃建言,对船舶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在此作以汇总。

▼▼▼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吴永宏:组织建立纯电动船舶行业标准体系,制定纯电动船舶充换电方式、配电模式、安全配员和集装箱式移动电源装卸要求等方面的行业和国家标准,完善现有绿色船舶相关行业标准,形成统一性、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的行业标准体系;国家层面出台沿海、沿江和沿京杭运河等干线航道的充换电站布局规划,鼓励采用“多能合一”的集约化共建方式,保障供能设施安全、可靠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 侯茂丰:支持海南先行先试开发深远海风电,组织编制《深远海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支持海南利用海上风电的广阔市场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支持海南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国际海上风电装备技术创新合作平台。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零三所所长 林枫:关于我国中小型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建议,一是坚持自主发展,加大产品研发支持力度;二是强化基础研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三是加强研用结合,创造产品应用良好生态;四是持续补链强链,促进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五是建立融合平台,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长 郭建增:一要加快演示验证,推动可复制、可推广的海上制氢示范工程落地,形成国内自主的可持续、可扩展示范模式;二要加强资金支持,鼓励绿氢制备产业和商业应用探索,沿海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海洋氢能的政策扶持;三要引导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运营海洋氢能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海洋氢能产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技能带头人 傅国涛:一是地方政府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并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促进甲醇(2553, -20.00, -0.78%)、氨等新燃料产业发展,培育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链上中下游重点企业;二是设立低碳零碳船舶动力配套专项,提高自主可控率。成立专项办,制定低碳零碳船舶动力配套行业发展规划,推进船舶动力配套企业在低碳零碳行业自主创新发展,逐步实现产品研制自主可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公司首席专家 张锦岚:我们将在优化制度建设、推进重大项目攻关、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动能,积极参与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要筑牢我国船舶行业工业软件发展基础,尽快打破“卡脖子”瓶颈,实现船舶行业工业软件自主开发与应用,推动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胡德芳:大力发展我国邮轮产业,尽快恢复国际邮轮航线,促进旅游消费发展升级。造邮轮对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有非常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造船产能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但这些造船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船舶领域,我国造船产能的过剩实质上是一种结构性过剩,高端产能则远远不足,因此邮轮本土制造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能够推动船舶工业加快迈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全国政协委员、中海炼化大榭石化副董事长 王志良:在市场培育初期,建议制定LNG动力新建改造船舶专项财政补贴,鼓励船东使用LNG清洁燃料;同时出台LNG加注船关键设备国产化引导支持政策,推动“国船国造”,不断完善国际船舶LNG加注基础设施,助力航运业绿色低碳能源结构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 胡震:加快启动深海装备重大项目,形成装备牵引;设立深海技术科学领域国家实验室,形成创新载体;完善深海装备的应用与产业化体系,形成产业链条。

全国人大代表、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油运库船长 倪迪:围绕我国“双碳”目标和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建议推动确立内河及沿海船舶能源以电动为主、远洋船舶能源以绿色甲醇为主的中期发展路径,鼓励航运上下游企业以联盟的形式,集成产业链脱碳的技术、资金等要素,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并实现技术的有序迭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未来的氢能、氨能及燃料电池等远期发展路径及技术储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