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货船“伊鹏3”号已重新起航
据联合早报的报道,涉嫌切断波罗的海电缆的一艘中国货船在停泊一个多月后,已于周六(12月21日)重新起航。
综合法新社和彭博社的报道,11月17日至18日期间,位于波罗的海瑞典领海的两条海底光纤通信电缆在不到24小时内接连遭到破坏。其中一条电缆连接芬兰和德国,另一条连接瑞典和立陶宛。
根据船只追踪网站的信息显示,一艘中国货船——“伊鹏3”号——事发时出现在附近水域。
从11月18日起,这艘货船就停泊在瑞典和丹麦之间的卡特加特海峡,瑞典当局11月28日正式要求中方合作对该船只展开调查。
船只跟踪网站Vesselfinder的信息显示,货船“伊鹏3”号在上周六已驶出海峡向北航行,瑞典海岸警卫队确认该船已起锚。
瑞典海岸警卫队值班官员布勒(Hanna Buhler)说,该船正前往埃及的塞得港,瑞典海岸警卫队将继续监视这艘船只。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说,丹麦本周早些时候促成了德国、瑞典、芬兰和中国代表之间的会晤,打破了持续一个月的僵局,中国已允许德国、瑞典、芬兰和丹麦的代表登船视察。
他说道:“我们的预期是,当这四国人员的检查完成后,该船将能够前往其目的地。”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周六表示,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我们不相信这些事情会毫无缘由地发生。现在的问题是,这是故意行为,还是一起意外事故。”
11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纽约时报》记者提问称,中方关于在丹麦附近被拦截的中国船只(“伊鹏3号”)事件有何评论?
“最近几天我们多次介绍中方的立场。”毛宁对此表示,“我想说的是,中方对于处理此类的事故一直是秉持合作的态度,目前我们同相关方的沟通协调工作正在推进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上周五(12月20日)在例行记者会回应此事时说,中方已同包括瑞典、丹麦在内的相关国家就联合开展事实性调查进行了充分沟通,“目前相关的工作仍在进行中,我没有更多可以提供的信息。”
林剑还说,中方愿本着开放、合作、专业、客观的原则,同各相关方继续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查明事件的真实情况,并使事件得到稳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