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大工会在上周对中国造船业进行了“投诉”之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议对中国运营和建造的船舶征收高额费用。这一举措可能会给远洋集装箱运输公司和其他停靠美国港口的承运商增加数百万美元的成本。

USTR于上周五在《联邦公报》的通知中写道:“美国贸易代表认定,中国针对海运、物流和造船业争夺主导地位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并且给美国贸易带来了负担或限制。” 

640.png

去年12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两党议员在《美国船舶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提议将在中国造船厂进行维修的关税提高到200%。

疯狂征收费用!

通知中拟议的费用结构既复杂又高昂,对船舶运营商而言,这无疑将带来一笔不小的开销。

一、中国企业运营的任何船只每次停靠美国港口都将被收取费用:

· 每艘船100万美元(不限大小,从拖船到巨型油轮);或按载货量每净吨1000美元计算。

640.png

二、当中国建造的船舶进入美国港口时,美国将向其运营商征收最高达150万美元的费用,或根据该运营商船队中中国造船舶所占比例计算费用:

· 对于其船队中含50%或以上中国造船舶的运营商,每艘船舶进入美国港口时,运营商将被收取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

· 对于其船队中中国造船舶比例在25%-50%的运营商,单航次收费最高75万美元;

· 对于其船队中中国造船舶比例在0%-25%的运营商,单航次收费最高50万美元;

此外,如果运营商船队中国造船舶的数量≥25%,则船舶运营商每艘船进入美国港口时将被收取高达10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

640.jpg

三、在中国订购新船或在未来24个月内预计将从中国船厂接收新船的运营商,将面临大额费用的征收:

· 若订单中有50%的船在中国船厂建造,将对运营商每艘进入美国港口的船收取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

· 对于订单中有25%-50%的船在中国建造的运营商,单航次收费最高75万美元;

· 对于订单中有0%-25%的船在中国建造的运营商,单艘次收费最高50万美元;

或者,如果在未来24个月内接收的新船总数中有≥25%是在中国船厂订购或交付的,运营商将被收取单航次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

640.png

四、如果运营商拥有一艘美国制造的船只,该船只每次停靠美国港口可产生高达100万美元的退税。

该提案还包含一项重要提议:要求越来越多的美国出口货物必须由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进行运输。该计划将分阶段迅速推进,即立即设立1%的美国国旗船舶配额并即刻生效,随后在2027年提升至3%,2028年达到5%,最终在2032年达到15%。

美国出口货物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获准通过非美国建造的船只进行出口,但这一条件为:提供国际海运服务的运营商需证明,在每十个日历年内,其通过船只运输的美国产品中,至少有20%是通过悬挂美国国旗、由美国建造的船只来运输的。

USTR并未具体说明美国出口货物的百分比是按吨位还是按美元价值来衡量。  

640.jpg

日韩船厂将继续“趁虚而入”

对此,彭博社分析称,“若中国船舶运输成本上升,或将给韩国、日本的造船业带来机会”。

目前,中国在集装箱船、油轮等大型商船领域已经超越韩国、日本等造船厂,占据全球霸主地位。就在2021年,韩国还在与中国在12,000至17,000 TEU大型集装箱船的新订单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但最终中国在这场角逐中拔得头筹。据克拉克森数据显示,韩国和中国去年分别占全球大型集装箱船新订单的22%和78%。自2023年起,中国包揽了17000TEU以上超大型船新订单,韩国至今未能斩获任何订单。 

大型油轮领域也是如此。在可通过苏伊士运河的12.5万至20万DWT油轮市场,韩国在2022年首次输给了中国。去年韩国在20万DWT以上VLCC新订单中的份额仅为22%。

韩国进出口银行高级研究员杨钟瑞分析称:“若中国船舶运营成本因美国限制而上升,全球船东很可能再次增加韩国船厂的集装箱船和油轮订单。”

近期,随着美国对韩国造船业的大力投资,HD现代重工计划紧随韩华海洋的脚步,积极参与美国海上补给司令部(MSC)第七舰队一艘军事支援舰的维护与修理(MRO)项目竞标。这是HD现代重工首次进入美国MRO业务招标过程。

韩国方面视美国扩大商船船队规模以遏制中国航运业发展为一大机遇。借此契机,韩国船厂正积极觊觎造船业的霸主地位。

美国造船业,没救!

有造船业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全球商船约有97%在中国、韩国与日本建造,去年中国新接单船舶占全球76.2%、韩国占15.5%、日本占5.3%。美国即使打垮了中国造船业,只会让韩国与日本的造船业兴起,还可能会带动印度的造船业,但是救不起美国造船业,因为造船需要庞大的人力与工厂支持。

他们认为,美国如果真的通过特别措施对中国建造的商船征收费用,只会引发通货膨胀,不利美国进出口,且估计各国船公司都会通过其政府向美国表达反对意见。

多家美国媒体均认为,美国提出的特别费用计划可能会将增加的海运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然而对于这一举措是否能有效重振美国的造船能力,他们表示尚不清楚。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