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贸易风》船东论坛上,国际干散货船东Cetus Maritime首席执行官Mark Young发表重磅观点。他指出,尽管美国计划通过对中国造船业加税以重振本土制造业,但中国凭借技术投入、灵活生产模式及开放态度,将持续引领全球造船业发展。日本、韩国短期或受益,但长期难撼中国地位。

3.jpg

Mark Young在论坛演讲中强调,中国造船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已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力”。他举例称,日本造船业遵循类似汽车制造的“固定船型+大规模量产”模式,而中国船厂则展现出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他们愿意倾听客户需求,快速调整技术路线,这种灵活性在全球独一无二。”

这一优势的根源被归结为持续的技术投入。Mark Young指出,中国船厂近年来大规模升级设备、建设现代化船坞,并积极应对国际海事环保新规与替代燃料技术挑战。“无论是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还是未来氨燃料船舶,中国船厂都已抢占先机。”

针对美国拟对中国造船业加征关税以扶持本土制造业的计划,Mark Young直言“此举难以改变竞争格局”。他分析称,美国造船业自上世纪便逐步被日、韩、中三国取代,当前重振需“选对赛道”:“造船业需要庞大供应链和熟练劳动力,美国短期内难以重建生态。”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压力,Mark Young对中国造船业前景保持乐观。他认为,新兴国家短期内难以挑战中国地位。“即便是越南、印度等意图进军造船业的国家,也缺乏中国在资金、技术和产业链整合上的积累。” 

3-2.jpg

“中国造船业的成功不仅是成本优势,更是创新生态的胜利。”一位与会业内人士评论称,“从‘模仿者’到‘规则制定者’,中国已掌握绿色船舶技术标准话语权,这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