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政策冲击下,中国散货船交易量暴跌58%
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加剧,散货船整体交易量同比大幅下滑。据VesselsValue报道,今年迄今全球散货船成交量仅77艘,较去年同期的182艘下降约58%。
其中,中国建造的散货船受美国政策影响尤为显著。自2月美国提议对进入其港口的中国建造船舶征收费用以来,相关船舶交易量仅62艘,相比去年同期的146艘降幅同样达到58%。
中国建造的散货船市场份额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约42%下滑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3%,落后于目前排名第一的日本(53%)。与此同时,传统上更专注于建造液化天然气(LNG)船等船型的韩国以约14%的份额位居第三,符合市场预期。
中国目前是最大的散货船建造国。根据VesselsValue最新报告的年终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船企承接了全球四分之三的散货船订单,稳居全球散货船建造榜首。
当前散货船市场呈现普跌态势,几乎所有细分船型和吨位板块的船价均较去年同期下滑。以80,000载重吨、15年船龄的巴拿马型散货船为例,其价格从去年同期的1846万美元跌至1440万美元,降幅约达21.99%。
尽管散货船期租收益较传统淡季的第一季度有所回升,但各船型租金水平仍全面走低。根据VesselsValue时间序列数据,好望角型船一年期租租金从2024年4月初的26,965美元/天降至2025年4月初的22,131美元/天,同比下降约18%。
近期中国造散货船值得注意的交易包括:
卡姆萨尔型散货船“Sea Marathon”号(81,900载重吨,2015年9月由青岛武船建造),由希腊船东Modion Maritime Management以1840万美元购入(VV售前估值1669万美元);
Ultramax型散货船南通象屿第134号船体(63,600载重吨,2025年11月由南通象屿建造),出售给未公开希腊船东,成交价3500万美元(VV售前估值3451万美元);
灵便型散货船“Lago Di Cancano”号(37,700载重吨,2014年1月由长航武汉青山船厂建造),出售给未披露买家,成交价1400万美元(VV售前估值144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