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公司(Moody)指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将大幅下滑,这一趋势为美国各大港口前景蒙上阴影。该机构在周四(4月2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基于贸易活动预期萎缩的判断,将美国港口2025年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https___d1e00ek4ebabms.cloudfront.net_production_cdfd44d7-e918-438a-b631-b737d1744bf6.jpg

这份报告发布当日,海运咨询机构德鲁里(Drewry)发布预测称,受贸易政策影响,全球集装箱海运量或将下降1%。自该机构1979年开展数据统计以来,全球海运量下跌仅出现过两次: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暴跌8.4%,2020年疫情期间微降0.9%。

数据显示,北美地区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将骤降5.5%,且2026年可能继续下滑4.6%,成为全球贸易版图中受冲击最严重的区域。

集装箱航运专家约翰·麦考恩在其月度行业通讯《麦考恩报告》中对美国货运量作出了更为悲观的预测:美国2025年货运量的增长将远低于2024年的速度。麦考恩认为,如果现行关税政策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船舶费用持续实施,2025年美国全年货运量同比降幅几乎必定会达到两位数。

穆迪分析师在综合考虑中国及其他美国贸易伙伴现行关税政策,以及年中可能出现的关税下调因素后,预测2025年美国货运量将下降7%至12%。

德鲁里与穆迪的研判,加之麦考恩提出的预警情景,都与美国最大港口五月中旬的惨淡前景相互印证。洛杉矶港本周预计,在5月4日至10日当周,其进口箱量同比将暴跌33%。这一预测发布之际,原本应从中国港口启航的众多集装箱船正陷入停滞。由于美国对华进口商品加征巨额关税,许多企业已暂停或取消订单。

自四月初以来,中国输美商品的综合关税税率已飙升至145%。德鲁里分析认为,若现行关税的三分之二维持不变,中国对美出口量可能骤降40%。不过,美国政府近期正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部分商品的关税降幅甚至可能超过一半。

穆迪特别警示了美国航运企业五月面临的困境,届时关税政策的冲击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进口商品成本激增将压制进口规模,同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已干扰企业经营计划、打击消费者信心,加剧了今年经济衰退的风险,”穆迪评级副总监戴维·卡姆兰(David Kamran)在声明中指出,“鉴于集装箱货运需求历来与美国实际GDP及零售销售数据高度相关,任何经济放缓都将导致贸易量进一步萎缩。”

近期跨太平洋东向航线货量萎缩态势持续加剧。德鲁里数据显示,今年第16至19周期间,该航线取消航次从22班激增至65班。

穆迪在报告中指出:“若货运量止跌回升并恢复低速增长,我们可能将展望调整为稳定;若能持续保持3%以上的增速,则可能转为正面展望。”

此番评级调整前,多家机构已因集运市场低迷下调航运巨头马士基的股票评级。北极证券(Arctic Securities)在短短一周多时间内率先将其评级从“买入”降至“持有”,随后费恩利证券(Fearnley Securities)进一步从“持有”调降至“卖出”。

20240531-191213-6-5000x3350ma-1-jpg.jpg

尽管中国出口货量暴跌,对马士基及中远海运等航运巨头造成冲击,但过去一个月因大规模停航措施,跨太平洋航线运价仍保持相对坚挺。

德鲁里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显示,上海-洛杉矶40英尺集装箱现货运价为2617美元,虽较前周下跌2%,但较3月27日的2487美元仍上涨5%。上海-纽约本周运价下跌3%至3611美元/箱,但与一个月前的3722美元基本持平。

当前停航措施虽通过削减运力暂时支撑了运价,但业内人士担忧,若中美僵局持续,航运业产能过剩恐将使这种维稳态势难以持久。德鲁里集装箱研究高级经理西蒙·希尼(Simon Heaney)周四表示:“长远来看,航运公司需对船队规模进行更全面的缩减。”

随着新造船舶持续交付,航运公司或将被迫启动旧船拆解,甚至推迟或取消新船订单。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