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一艘航行于中国南沙永暑礁西北约190海里海域的利比里亚籍大型集装箱船“东方水手”号(Stratford)突发火灾。该船船长334米,船宽42.8米,运力为8,533TEU。

船员自救未能有效控制火势,船上25名外籍船员生命安全及南海国际航运通道安全面临威胁。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闻警即动,迅速启动救援行动,历经近四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成功消除火情,确保了船舶和船员安全,有效避免了货物进一步损失,防止了海洋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保障了南海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畅通。

7月29日凌晨,火势加剧,“东方水手”轮发出求救信息。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就近调派在190海里外永暑礁应急待命的“南海救116”轮驰援现场,并派出救助直升机现场勘察火情、传输现场画面。面对火情加剧、海况复杂、远海救助等多重不利因素,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组织消防、应急、船舶等有关专家进行紧急会商研判,科学制定降温、灭火、防复燃应急处置方案,同时加强与船舶、船东、代理等联系协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9-1.jpg

9-2.jpg

“南海救116”轮抵达后,针对集装箱火势复杂、易复燃的特点,救助人员随即组成3人突击小组,携带专业设备登上遇险船。同时,“南海救116”轮消防炮对起火区域进行持续降温冷却。在此过程中,火情先后多次出现复燃、冒烟等情况,救助人员坚守现场,通过温度监测密切关注集装箱温度变化,动态调整灭火策略。经过20余小时持续作业,至7月30日14时,所有温度异常集装箱均恢复正常,明火被扑灭。

9-3.jpg

7月30日至31日,船上部分集装箱再次出现冒烟、复燃迹象,火情有蔓延扩大的风险。“南海救116”轮反复实施消防灭火、喷水降温、集装箱注水阻燃、探火检查等作业。直至8月1日傍晚,经过反复排查,确认着火集装箱无复燃迹象,25名外籍船员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9-4_副本.jpg

目前,“南海救116”轮仍在现场执行守护任务,确保“东方水手”轮后续航行安全。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运通道船舶航行安全,部署海事执法力量、海上专业救助力量、航海保障力量在西南沙岛礁常态化驻守,在南海构建起海空立体应急救援体系。此次成功救援外籍遇险集装箱船充分体现了我国维护南海国际通道航行安全的能力,充分彰显了我国在南海海上人命救助的责任和担当。我国将继续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和海上人命救助义务,对在南海遇险的船舶和人员提供及时、高效的海上应急保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