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 林红梅)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一,当全国无数个家庭欢聚一堂享受团圆的幸福时,在长江入海口的茫茫大海,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的救助船舶“东海救116”轮正游弋在海上,警惕地守护着过往船舶的安全,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海上出现险情,马上冲上去,救下人。春节这一天他们是怎样度过的?船员们有着怎样的情怀?记者电话连线采访了实习三副宋金强。以下为采访实录:

正是农历新年第一天,长江入海口和南北黄金水道的交汇处,船舶往来密集,亦是事故多发水域,“东海救116”轮就守护在这里。作为国家专业的海上大马力救助船,我们是全年365天、全天候24小时动态待命的海上安全守护者。对于大多人来说,过年了,总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和亲人团圆。然而,对于救助人来说,春节就像每个节假日一样,不过是在海上正常待命的一天而已。至于回家团圆,就让它化作“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随着海风吹去吧,能吹到家里也说不定呢!

打点心情,迎接着海上的第一抹晨光和激荡在鸡骨礁礁石上的声声海浪,“116”轮的全体船员一如既往的排列在后甲板出早操了,50个俯卧撑对于几个新来的实习生来说已经不再费力,接着大家喊着口号整齐跑操。这种准军事化管理,是为了在锻炼救助船员身体素质的同时,磨炼意志品质,强化纪律意识,以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海上救助多是在恶劣海况和极度危险的情况下进行的,这里没有硝烟,却是一个以命相搏的战场,自身不过硬是不行的。

这几天又有一股冷空气南下,辖区内风浪较大。今天继续先沿南北航线北上,再南下至长江口北槽巡航。船长徐卫国已连续第四个年头在船上过春节了,家中儿子刚上小学,父母年事已高,妻子一人照顾一家老小,儿子常吵着找爸爸,父母常想着见儿子,妻子更多的是挂念。船长的状况是无数个救助人家庭的真实写照,如果真有军功章,那一半是少不了家属的。对于家人支持理解的感动和聚少离多的歉疚,徐船长都只能铭记在心中,嘴里常对大家说“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我们多救一条人命、就多一个家庭团圆,也就无憾”。

巡航过程中,船员们在前后甲板拉安全绳、绑扎甲板设备,进行日常训练,做船体保养工作,除除锈、刷刷漆,过年了,也让这钢铁战士更加整洁地迎接新一年的挑战。本就有风的海面在船风的助力下,大风卷着冰冷的海水如刀子般刺在脸上,水手们泰然自若地干着活。与一次次抗击“梅花”等台风和寒潮时的惊涛骇浪相比,与大风浪里救助“浙岱渔11358”等一次次救助中被海水劈头压下打倒在地、爬起来继续救人的困难相比,与登上“和海6号”等起火爆炸难船作业救人的惊险相比,这点小风小水花又算得了什么。

机舱部从一早备车起就没闲下来,要时刻保证各机器的正常运转,这里是整条船的心脏啊。今天巡航的压力正常,曾经的在屡次恶劣海况救助中,船摇到三、四十度的时候,维护机器正常运转,才是考验。每一次,轮机长龚振华都身先士卒、坐镇机舱。对于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救助事业的老救助人而言,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个在船上度过的春节了。本来今年他可以在家过年的,但他主动请缨留下,因为马上就要退休了,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在船上过年了。他不说,但大家都知道,这位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却为人质朴谦和的老轮机长,对于祖国海上救助事业有着特殊的执著追求和深厚感情。他常和船上的年轻人聊天,分享自己三十几个春秋的海上救助生涯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着毕生所学的救助技能和经验。每当他回顾起曾挽救的无数条生命的时候,这位老救助人的脸上总会流露出自豪的神情,这种自豪化作一股力量,翻腾在每一名年轻救助人的心中。

巡航结束,再次回到鸡骨礁的时候,夜幕随之而来,远处海上船只依稀的灯火随着海浪一起摇曳。几名年轻船员收拾好各自练习的工具,去给大厨帮忙。救助船舶上的春节饭是略带豪情的,二十多人围坐在餐厅,餐桌上是白花花的饺子。虽然没有家人的陪伴,却有着同舟共济的一船兄弟。

在祖国万里海岸线上,有70多艘像“东海救116”轮一样值班待命的救助船舶守护在大海上。救助人用自己一个个不能团圆在家的新年,换来了祖国万里海疆的平安。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