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继续呈现双向波动,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截至7月30日升值幅度超过7%,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贬值0.5%以上。人民币贬值预期渐强,7月20日人民币中间价首次触及1%跌停,之后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再次大幅回落,双向波动的趋势更为明显,波动幅度也更为剧烈。但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7月31日)突现大量结汇客盘,人民币汇价当日上升150点以上,最终全月人民币对美元银行间汇价贬值0.13%。

  综合全月汇率走势分析,一方面,避险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走强,人民币跟随风险货币被动贬值,另外也存在通过人民币的贬值来扩大出口的意图,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受益于与美元结算的汇兑收益,减轻外部资金流入压力。在外需不足、内需不振的情况下,汇率适度贬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可以起到良性作用。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市场价格在7月中,多次测试6.40的汇率并未成功,可见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标志性的点位能否突破仍存有疑虑,在美元量化宽松预期不断以及美元指数反转的预期作用下,市场缺乏对汇率直接突破的事件引导,市场行为仍比较谨慎。

  对未来情况预期,一方面,国内经济放缓,的确需要人民币适度贬值帮助经济恢复;另一方面,过度的本币贬值,会挤压降息空间,阻碍货币政策实行,加之人民币达到均衡汇率的声音逐渐兴起,在政策及经济情况未出现大幅变换的情况下,未来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幅度不大,保持双向波动的可能性继续增加。

  7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围绕83点高位震荡背景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17日、18日在美国国会发表关于美国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的证词,伯南克没有就美联储是否会采取进一步行动支持脆弱的经济复苏提供新的直接线索,美指维持高位。

  欧债危机反复震荡渐成常态,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挥之不去。在全球关注的欧债危机迟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美元指数仍为全球最好的投资品种,预期美元指数仍将保持上升势头。欧洲央行尽力找寻新方法使欧元暂离危机,欧洲央行通过不断释放利好消息及政策支持,保证欧元区稳定。最终欧元区问题的解决与否,仍需期盼欧洲央行等部门实施不同的刺激及支持计划。

  欧元危机背景下,澳元等商品货币的走势强于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澳元的高息货币性质,降息预期不强、利差交易等原因,使澳元货币受到支撑。尽管高息货币走势80%的时间内几乎一致,但在欧债危机恶化时,澳元与欧元往往脱离相关性,走势出现背离,独立于其他高息货币而走势强劲。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