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船舶在港区、内河、沿岸航行,为了避免发生搁浅、触礁、碰撞等事故,船长一般都会申请引航。此时,引航员就上船,操纵船舶并指挥拖轮将船舶安全地靠入泊位或驶离泊位。形象地说,引航员就相当于“代客泊车”服务。

引航员这份工作,也隐藏着高风险。每天登上好几层楼高的软梯,如果是风平浪静的江面还好,遇上大风暴,浪涛汹涌,那么在颠簸起伏的软梯上,每一步都潜藏着危险。据美国《读者》杂志调查,引航员危险性仅次于矿工和试飞员。

记者亲历基层联系点 跟随引航员为巨轮引航

早上7时30分,记者与舟山引航站引航员赵永根、韩开波一起,乘“舟港引3115”号轮直驶虾峙外锚地。在那里,停泊着一艘名为“长江之珠”的外籍油轮,载重30万吨级。

“外籍轮必须通过我们当地港域引航站引航,他们对舟山港水路不熟悉。”在船舱室,赵永根拿出两张写有引航计划的白纸,向记者介绍引航准备工作。

巨轮长300米,宽60米,吃水20.5米。因为吃水深,在正常天气情况下,它只能在涨潮时通过虾峙门航道深槽进入舟山内港。

“引航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也需要我们具备很强的责任心。要算好过航道和靠码头的时间,如果潮位低或潮流方向改变,巨轮就无法靠岸,而一旦滞港,船东损失较大。”韩开波说。

目前,舟山有引航员61人,其中一级(高级)引航员19人;引航艇14艘;去年引航外轮5833艘次,20万吨以上船舶701艘。引航船舶从以前的修理船、油轮、冷藏船、小型煤船、杂货船到现在的邮轮、集装箱船、滚装船、清舱船、水泥和矿砂以及粮食中转船等几乎所有船舶类型。

“嘟――”10时15分,一阵汽笛声把我们从记忆中拉回来,原来“舟港引3115”号已靠近装满原油的超级巨轮“长江之珠”号。褐色的船身在蓝天碧海间显得格外醒目。

赵永根、韩开波拿好装备,迅速来到船首,准备登轮。这两位从业10多年的老手,仅花了两三分钟就抓住10多米高的悬梯,成功登轮。

至此,“舟港引3115”号轮的任务基本完成,转身掉头。不远处,一艘拖轮正乘风破浪驶来接应“长江之珠”。3115号轮船长徐国安看见周围有几艘渔船拖网,用高音喇叭提醒渔船注意避让。

又过了10分钟,船号为“港兴拖229”的拖轮与“舟港引3115”号轮靠拢。拖轮引路、油轮随后,两者相距约600米向舟山内港进发,约11时,拖轮行驶到虾峙门航道第一只红色浮桶标志处。

船上开饭较早,当六七只色香味俱全的菜端上来,船员们邀记者就餐时,刚晕船呕吐的记者一点没有食欲。

14时50分,当两船快抵达册子岛实华油码头时,从旁边野鸭山码头并列开出4艘拖轮,来到“港兴拖229号”后面,紧紧贴近巨轮同向行驶。

15时35分,巨轮离码头约500米,5艘拖轮同时转移行驶方向,把船头顶住巨轮右外壳,慢慢推向码头。其间,共2万马力的5艘拖轮,均衡使力,进退自如,配合默契,像一只只巨臂。16时30分,油轮终于稳稳地被拖到岸边。

靠岸后,巨轮工作人员借助机器以及打缆船开始系缆,横缆、倒缆、首缆、尾缆,16条缆绳在其中两艘拖轮不离船身的前提下,足足系了1个小时零10分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