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拆卸维护主机气缸

当地时间8月6日7时30分,“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1航次)科考队抵达第二航段作业区。现场指挥部决定,当地时间8月7日7时(北京时间8月8日1时),“蛟龙”号将进行第二航段的首次下潜——工程下潜。科考队各部门也随即为第一次下潜开展着各项准备工作。

高温下维修左主机

“一、二、三,一、二、三……”

当地时间8月6日上午8时许,6名“向阳红09”船轮机部的技工们喊着号子,在机舱用杠杆把左主机第七气缸上用来固定缸头的8个直径为7.5厘米的螺丝一点点拧下来。

在航渡期间,左主机第七气缸缸头与排气阀箱之间的串水套上的胶皮圈由于老化,出现漏水现象。漂航时,主机停止运转,如果不及时更换胶皮圈,水可能会漏进气缸,造成严重的拉缸故障,导致左主机无法运转。由于右主机运转影响潜水器与母船的通信,因此在“蛟龙”号下潜期间,只开启左主机。

46℃的高温、震耳欲聋的噪音、刺鼻难闻的油味,技工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利用铁杠、滑轮等工具把重约1.5吨的缸头总成卸下,再将前几天组装好的备用缸头总成小心翼翼地装上。

热气弥漫着整个机舱,技工们挥汗如雨。忽然,机工王代云一阵眩晕,赶紧闪到一旁,蹲了下来。轮机长刘军立刻将他送到值班室,并通知随船医生傅晋领。“血糖太低了。”傅晋领为王代云做了检查,“可能出汗太多,虚脱了,补充一些葡萄糖,休息休息就好了。”

“航渡期间,我们轮机部的人员天天有忙不完的工作,连续作战可能会产生疲劳。”刘军说,“虽然累一些,但保证航渡和潜水器下潜是第一位的。”

3个多小时后,缸头总成更换完毕,为8月7日下潜做好了保障准备。

布放长基线潜标系统

8月6日上午,常规调查部门开始进行5000米水深的CTD(温盐深)调查作业。潜水器本体部门对潜水器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

当天下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鹿博将几块肉片放进桶状的诱捕器里。他要将诱捕器随着长基线潜标系统一同放入深海,采集海洋生物样品。

“布放潜标。”15时许,“向阳红09”船后甲板3支长基线潜标依次被放入海里。

据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深海调查部的张同伟博士介绍,每套潜标上分别装有一个信标,通过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测得各信标的位置后,潜水器上的长基线定位系统通过测量潜水器与各信标之间的距离,实现潜水器的精确定位。原则上,3个信标即可确定潜水器的位置。

雨中装配压载铁

这边布放长基线潜标系统,在“蛟龙”号的旁边,一群科考队员正在安装压载铁。

此时,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4位队员将重290公斤的压载铁抬上电动液压叉车。潜航员唐嘉陵一手扶着压载铁,一手抓紧架子。操作员操作着叉车,配合着将压载铁慢慢移入“蛟龙”号之中。一个小时后,重868公斤的4块压载铁被安全地装上。

截至当地时间8月6日22时,第二航段第一次下潜准备工作一切就绪。“目前船舶人员和设备一切正常,相信第二航段的科考工作会开个好头。”现场总指挥刘峰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