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水上搜救“大江捞针” 保全船员生命财产

元旦,长江南通段“长河落日”的时间是17时03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朋友圈开始被2016年的各种“第一次”刷屏。而南通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值班长张黎光则像往常一样,端坐在监控屏幕前,通过一次次按下甚高频(VHF)的红色按钮,回答着船舶发来的航行请求,一切都是那么的安宁和谐。

18时43分,纷杂的甚高频对讲机中刚传来一句急促的“救命”声,还没来得及说明遇险情况,通讯即被其他船只的报告声打断。出于职业警觉性,张黎光断定有船舶遇险。时间就是生命,险情就是命令,在多次尝试呼叫遇险船舶无果后,VTS中心果断启动应急程序。随即,甚高频多个频道密集发布紧急信息,协请长江南通段航行船舶加强瞭望,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与此同时,南通、常熟两地海事局,紧急派出海巡艇前往江面搜寻。但是,事发位置不详,在茫茫江面上想要找到一艘遇险船舶,无异于“大海捞针”。时间在一点点流逝,遇险船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时的VTS中心,由局领导、指挥中心专家和VTS值班长组成的应急指挥小组正在紧张分析险情态势。

19时30分,甚高频对讲机中传来消息:“报告交管,联检锚地发现异常情况”“报告交管,永钢水道发现异常”。在江面游弋已久的海巡艇,瞄准险情位置,分批行动,最终在长江第20号红浮标南侧水域发现遇险船舶。此时,这艘船舶正搁浅在丁坝上,动弹不得。经过一番紧张救助,遇险船舶成功脱险,船员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全。

根据海事部门调查,遇险船舶为一无名渔船,船长约20米,船主刚从扬州地区购置,计划开往上海,由于对航道不熟悉,误入搁浅区域。事发后,因渔船高频电话功率过小,才引来了开头的一幕。值得庆幸的是,遇险人员身体状况良好,除了受到一些惊吓外并无大碍。

2016年长江南通段第一次水上搜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海事部门提醒,人生可以有很多“第一次”,但生命只有一次,长江行船切记“安全”二字。紧急情况下,除了甚高频,还可以选择拨打“12395”水上搜救电话向海事部门进行求助。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