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是根,船员是本。

船员是蓝色国土的耕耘者,劈波斩浪,踏浪而歌,驾驶着一艘艘巨轮,漂洋过海,沟通全球。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世界上一半的人将会受冻,另一半人将会挨饿”。

船员是海运强国的基石,奋发有为,逐梦远航,在推动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中一路先行,凝聚起磅礴力量,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我国注册船员160余万人,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他们起锚扬帆、砥砺前行,是不畏艰难、爱岗敬业的逐梦者;他们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是自强不息、不断超越的奋斗者。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他们始终不惧风雨、攻坚克难,用坚守记录奋斗足迹,用忠诚书写追梦故事,不断涌现出一批批执着奉献、精益求精的先进典型。十大“最美海员”正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也是新时代奋斗者的缩影。

十大“最美海员”名单

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船长 于树杰

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船长 王成宝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轮驳分公司船长 邓荣阳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船长 牟勤

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洱海游船分公司轮机长 李作刚

南通市通常汽渡有限公司水手 杨金国

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船长 张玉田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高级船长 张志平

深圳海顺海事服务有限公司船长 钟文新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高级船长 徐卫国

青年船员的“好导师”

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船长 于树杰

于树杰,男,1965年12月出生,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船长,曾获得2012年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优秀海员工会积极分子”称号、2014年“全国优秀船员”、2015年“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随遇而安,而不安于现状。这句听起来有点矛盾的描述恰恰是于树杰的真实写照。

自1999年8月担任船长以来,他先后在多艘船舶工作过,但不管在哪里工作,始终坚持做到以船为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和带领船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他紧密结合船舶实际,严格按照渤海轮渡《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船舶保安体系》的要求,抓好船舶安全、管理、生产和服务,确保船舶安全生产无事故、优质服务零投诉;始终坚持“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服务”的工作思路,注重加大船舶自主管理力度,敢抓善管,规范管理,所工作过的船舶,无论是安全管理,还是生产服务,各项工作均走在公司的前列。同时,他注重加强船员岗位业务的学习培训,提高船员的业务技能,确保船舶安全生产。

“看我的,跟我来!”这句话常常挂在于树杰的嘴边。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较好地发挥了一名船长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无论是船舶管理、安全生产,还是船舶保养、文明服务,他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工作中冲在前干在先,自觉当好样板,第一个到达作业现场,或是现场示范、或是耐心指导,既精于业务又和蔼可亲的他,与普通船员打成一片。

疾风知劲草。凭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冲劲儿,于树杰先后带出16艘“先进船舶”,18个“先进党支部”,先后圆满完成多次船舶坞修、3次到造船厂接新船任务,累计安全航行80余万海里。

他是同事眼中“德高望重的好船长”,也是青年船员心中的“好导师”。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先后有9名大副走上了船长工作岗位,有27名普通船员成为职务船员,有50余名普通船员成为班组长业务骨干。

56次PSC检查无缺陷的金牌船长

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船长 王成宝

王成宝,男,1955年8月出生,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船长,曾获2001年中国海事局“安全诚信船长”等荣誉。

“钟爱远洋、情系大海,是我毕生的追求。”投身远洋运输事业40年,正是王成宝对自己年轻誓言的印证。40年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全心全意献身远洋海运事业,航迹遍布全球,多次执航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船舶管理佳话。

王成宝接下32000吨木材船“金广岭”轮,安全效益唱响国内外,连续3次PSC检查无缺陷;远征巴拿马接下二手船“金沙岭”轮,在船14个月连续10次PSC检查无缺陷,并且成功开辟西非木材运输市场,由非洲拉回第一船木材;连续四次管理“白沙岭”轮,认真开展ISM、PSC工作,促进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狠抓船舶的安全航行,在大风浪、雾航、狭窄水道、进出港时,他都坚持在驾驶台指挥,全心全力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优质完成了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及船舶管理工作,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和污染责任事故,创造了28年高龄的“白沙岭”轮连续5年16次PSC无缺陷的佳绩。据悉,在20年的船长生涯中,王成宝保持PSC检查56次无缺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王成宝坚持离岗不离职,挥洒余热,为我国远洋海运事业尽心尽力。他积极地在杂志上发表美国PSC/ISPS检查的指导书等内容,分享他的经验果实。由他翻译的《美国港口国检查手册汇编》出版后,成为海事界检查检验指导书。

作为“中远海运集团船舶安全督导员”和大连海事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言传身教,将自己的航海实践与理论传授给新一代航海人。他坚持每年发表20多篇文章,并在“中国油运安全论坛”“深圳海事局PSC讲坛”等重要场合发表演讲,不断延续他的航海轨迹。

服务重大工程总有他的身影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轮驳分公司船长 邓荣阳

邓荣阳,男,1981年4月生,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轮驳分公司“青港拖2”轮船长,曾获“山东省优秀船员”等荣誉,所在船舶曾获“山东省水运系统安全优秀船舶”等荣誉。

该怎么去征服星辰大海?

2000多天的远航、10万余海里的航程,15年如一日地于最需要时远航、最艰苦处坚守,或许就是邓荣阳最好的答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主动承担艰苦的出海船舶作业,常年战斗奉献在大海之上,航迹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长江、珠江到黄浦江,跨越了四大海区,常年奋战在五大油田和海上风电场,抵达过全国沿海50多个港口,他所工作的船舶在历年的海事安全检查及体系年审中,多次获得优异评价。

以风为伴,以海为家。他争当港外轮驳作业的主力军、排头兵,拖带航行4万余海里,安全拖带各类工程船舶300余艘次,他驾船参与过我国南海8个岛礁、渤海及东海12个油田建设,以及全国沿海9个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为国家海洋工程建设、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坚守。在参与三沙市永兴岛岛礁国防建设作业期间,邓荣阳带领船员弟兄们远离家2000多海里,在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最大水深5000多米、西南季台风持续影响,狂风骤雨肆虐的极端恶劣环境下,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坚守岛礁12个月。

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他的冲锋。在一次拖带400米挖泥船建设用管线时,面对台风过后涌浪影响数次发生断裂的危急形势,他带领全体船员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狂风巨浪,克服风浪大雨对船舶操纵所造成的影响,历经艰险,用精湛的操作技艺连续三次重新挂拖成功,确保了岛礁建设工期,为项目建设顺利完成作出了贡献,为施工单位挽回了5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迎风破浪,勇立潮头。在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危面前,他不惧风险,敢于担当,带领船员们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作业过程中全力保障船舶安全;在多次海上抢险和救助作业中,带领船舶参与应急抢险作业20余次,为国家、船东和客户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为“一带一路”建设写下奋斗的航迹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船长 牟勤

牟勤,男,1983年3月生,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航浚4012”轮船长,曾获得2019年“宁波市劳动模范”等荣誉,所在船舶曾获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等荣誉。

喀麦隆、科特迪瓦、加纳,这些听起来有些陌生而遥远的地方,牟勤最为熟悉,在这些中西非地区的沿线港口,都留下了他施工建设的身影。

非洲传染性疾病猖獗,其中最普遍的是疟疾。首抵喀麦隆后,牟勤在一周内就被疟疾侵袭三次,但是每次挂好盐水,他立即回船继续工作。在喀麦隆杜阿拉港施工时,水域环境复杂,航道水深、边坡和浮筒位置偏差极大,上游冲刷下来的大量浮木和垃圾,给施工生产带来重重困难。为保证船舶施工安全,牟勤带领团队仔细比对每一个图纸数据,分析水深误差,作出标识,逐个确定每一个浮筒的真实位置,并设置在施工海图上。在施工重要区域,每次起耙后把耙头垃圾清理干净。为加快施工进度,他认真进行回淤分析,合理布置耙迹线,同时根据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合理分区施工。最终,他成功带领团队打开局面,顺利完成了杜阿拉港航道疏浚任务。目前,该港货物吞吐量已占喀麦隆全国的96%以上,充分发挥了“中西非海运中心”的巨大作用。

在科特迪瓦施工时,牟勤长时间坚守在驾驶台,一边办公、一边观察,往往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连吃饭都在驾驶台,困了就在沙发上打个盹,一有动静就马上起身。

山高路远,水深浪高。他用责任与担当确保整个团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制定防海盗应急预案,先后五次在几内亚湾海盗多发区域顺利完成船舶航行调遣任务;组织制定防埃博拉、防疟疾等应急措施,及时将患病职工送到当地对口医院治疗,努力保障船员身体健康;针对当地严峻的治安形势,带头严格执行项目部治安管理规定,保证每个月多批次船员出入境、上下船安全,一直保持着船员流失率公司内最低纪录。

身先士卒、艰苦奋斗,困难面前不低头,危急时刻冲在前,牟勤带领团队在非洲站稳脚跟,出色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建设任务,积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书写下奋斗的注解。

技术担当 守护洱海清澈碧蓝

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洱海游船分公司轮机长 李作刚

李作刚,男,1977年9月生,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洱海游船分公司轮机长,曾获得大理市“十佳船员”等荣誉。

作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的洱海,是李作刚22年来守护的地方。

大理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旅游业,旅游业离不开游船,游船离不开洱海。李作刚积极响应号召,尽可能使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对洱海水质零污染,守护清澈碧蓝。在他的努力推动下,公司将原有的油润滑改为水润滑。在技术改进后,船的航速有所提高、震动减小、噪音降低、油耗降低,污染大大减少。

李作刚不仅技术过硬,更有一颗保障船舶安全和环保的心。

2017年,公司“洱海二号”游船在航行过程中,由于尾轴将军螺帽因材质和加工技术方面原因,导致螺帽脱落。事故发生后,李作刚在螺旋桨前端进行了测量计算,并进行了打孔安装安全锁片,从而保证了螺旋桨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2018年,“海星号”游船投入运营。在该船建造阶段,李作刚吸取以往船舶发生故障的经验教训对该船进行了技术改进。在此之前,部分船舶的螺旋桨在航行中会出现脱落现象,李作刚经过努力钻研,自主研发了螺旋桨安全保护装置,保障了该船运行两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此外,李作刚发现,“海星号”游船发电机的排气管有不同程度的冷漓水排出,并且直排洱海,对水质造成污染。作为轮机长,李作刚深刻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对排气管的温度、排气路径、排烟量以及排气压力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出具了一个可行的改造方案。该自主创新方案提出后,把原有的水冷式排气管改为干式排气管。经过改进后,船舶发电机排气管运行良好,有效保障了洱海水域清洁。

大爱无畏的救人勇士

南通市通常汽渡有限公司水手 杨金国

杨金国,男,1958年1月出生,南通市通常汽渡有限公司水手,2013年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2013年7月被追授为国际海事组织(IMO)最高奖——海上特别勇敢奖。

2012年3月15日,“通常汽渡11号”渡船在从常熟驶往南通的航道上,被一艘海轮拦腰撞击。当班水手杨金国和其他船员一道安全转移驾乘人员,先后从驾驶室里救出多名被困人员,31人成功脱险,并被陆续转移至救助艇。但是,仍有一辆卡车的驾驶室车门和车头被一只倾斜的集装箱压住,车门无法打开,卡车驾驶员的双腿被夹在车头下面无法动弹。

本已和其他水手安全乘上救援船只的杨金国,又奋不顾身地从救援船上跳回极度危险、即将沉没的“通常汽渡11”号上救人。他还叫来船长周飞、船员蔡明昌等人一起帮忙抢救驾驶员。

身材最小的杨金国爬到本就被压扁的驾驶室里,拼命撬动撬棒,想尽最大的努力使变形的车头能多出来一点空间,让驾驶员的双腿有拖出来的可能。但是,由于卡车的车头严重变形,撬棒的效果微乎其微,驾驶员的双腿仍死死地被压在下面。面对几十吨重的集装箱,杨金国他们的努力几近徒劳。

“老杨完全可以在最后一刻抓住机会成功逃生。可是,看到别人有危难,他毫不犹豫地放弃。”在事故救援现场亲眼目睹杨金国牺牲自己、救援他人义举的通常汽渡安监部经理戴杰,说起老杨舍身救人那一幕,心潮难平。戴杰回忆说:“大量进水的渡轮很快沉入冰冷的江水之中,几乎在眨眼间,人车和渡轮一起没了影……”

2013年1月15日杨金国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他的伟大壮举也赢得了全球同行钦佩,2013年,他被追授为国际海事组织(IMO)最高奖——海上特别勇敢奖,成为获得该奖章的第一位华人。

穿越北极 谱写我国远洋运输事业新坐标

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船长 张玉田

张玉田,男,1964年1月出生,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船长,曾获2013—2014年度全国优秀海员、2015年度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张玉田的信念。经过多年深耕细作,张玉田由一名普通水手锻炼成长为具有丰富航海经验、业务技能超群的远洋船长。

2013年8月15日,“永盛”轮满载16740吨钢材与设备从太仓港扬帆启航,开启了北极破冰之旅。作为首航北极的船长,张玉田深知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在北极地区海洋基础设施不够完备、水文资料缺乏、气象和海洋数据服务相对欠缺、无线电和卫星通信严重受限的情况下,张玉田迎难而上,勇敢地接受困难与挑战,首航与准备期间,“永盛”轮先后组织18次学习与培训,为首航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张玉田顺利地完成了首航任务,成功开辟了中国商船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的新航线,谱写了我国远洋运输事业的新篇章。

在首航北极过程中,“永盛”轮在维科基茨基海峡遭遇大面积冰区,冰区绵延上百海里,冰密度达90%以上。他利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和操船技艺,指挥船舶尾随频繁调整航向的破冰船,确保船舶始终航行在约30米宽的航道之内,并且及时调整航速,保证船首在冰块还没有合拢时进入航道。经过连续13个小时的工作,他指挥船舶安全驶出重冰区,确保了首航任务的安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永盛”轮是一艘2万载重吨的多用途船,仅配员14名船员,却要承担普通杂货船24人的工作量,船员不但要开好船而且还肩负维修保养船的重任,其工作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张玉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航行中坚持每天在驾驶台值班8个小时以上,每当遇到急难险重及全船性工作,他总是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在他的激励和感染下,“永盛”轮全船一盘棋、全员一条心。

志存高远,豪情“永盛”。2015年,张玉田再次执行“再航北极、双向通行”任务,面对浓雾、巨浪、浮冰、低温等诸多对航行造成的困难和许多不确定因素,他镇定自若,带领船员们披荆斩棘,敢为人先,创下了无引水、无破冰船、独自航行北极航道的纪录。

完成首次环球海洋科考 挺进深远海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高级船长 张志平

张志平,男,1966年7月出生,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高级船长,曾获2019年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19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我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大海和科考船。”

30多年来,船舶驾驶专业毕业的张志平矢志投身于祖国的海洋事业,经历了多年海上风浪的锤炼,从一名三副成长为优秀的高级船长,多次参与科考船的设计建造及带队出海执行国家重大专项科考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海上实践工作经验。

2014年,张志平作为国内首艘领先科考船——“向阳红01”轮的监造团队组长,带领监造组住进武昌船厂,投入船舶现场建造工作,坚持工作在造船现场,与组员从零做起,将3000余份图纸烂熟于心,研究科考船建造的相关规范,实行三级检查、督查,现场不间断巡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成功打造出“颜值”超高、世界领先的精品科考船——“向阳红01”轮。该轮具备12级抗风能力、续航能力15000海里,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探测深度可达1万米。2016年6月,“向阳红01”轮顺利交付使用,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张志平担任“向阳红01”轮首任船长。

首航即考验,当时正处于太平洋海区台风频发的季节,张志平准确判断天气系统的发展态势,从青岛出发前往东印度洋南部,合理统筹海上作业与航行安全,历经73天,航行13000余海里,出色完成了新船交付和新船的试航工作。

2017年至2018年,作为总船长,他带领团队转战三大洋,首航南极洲,参与印度洋航段、大西洋航段、南极航段以及太平洋航段等4个关键航段的航行,克服了浮冰肆虐、狂风大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实现了在“咆哮西风带”德雷克海峡停船作业、在南极鲍威尔海布放深水潜标等十多项新突破,历时263天,行程38600海里,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航次,开启了我国深远海科考的历史新篇章。

迄今为止,张志平共完成28个航次,航程近20万海里,航迹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8次成功穿越西风带,圆满完成南北两极的考察任务。

勇担重任 首航多艘超级油轮

深圳海顺海事服务有限公司船长 钟文新

钟文新,男,1968年10月出生,深圳海顺海事服务有限公司船长,先后荣获2013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2014年“广东十佳/优秀海员”称号等荣誉。

钟情航海事业的钟文新像是为大海而生的。1989年从集美航海学校毕业后,便投入航海事业,先后在招商局能源运输有限公司旗下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管理散货船队和海宏轮船(香港)有限公司管理油轮船队。2005年起,他先后在“凯仪”轮、“凯荣”轮、“新海辽”轮等12艘超级油轮担任船长。

2018年11月,钟文新肩负重任,成为全球首艘风帆VLCC、招商轮船超大型油轮“凯力”轮首任船长。“凯力”轮是全球首艘安装风帆装置的超大型原油船,载重吨30.8万吨。“凯力”轮不论从风帆样机的尺寸,还是所安装船舶的吨位,均属国内和国际业界的创新和填补空白项目。钟文新勇敢地迎接全新挑战,与各层级船员交流VLCC船舶操作和管理经验,带领团队敢为天下先,圆满完成“凯力”轮首航任务。

2019年8月,为纪念“海辽”轮起义70年并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新一代智能超大型油轮“新海辽”轮首航,钟文新再挑重担,驾驶“新海辽”轮从大连出发,驶向蔚蓝大海。

长期以来,钟文新始终秉承招商局“爱国、自强、开拓、诚信”的精神和“团结、务实、严谨、高效”的作风,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理念管理船舶,从未耽误船期或发生过安全事故。

针对细节和过程,他追求“苛刻”,船舶的维修保养计划采取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个人的办法落实;工作现场明确安全责任人,一切以安全为目的,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狭窄水道航行、复杂航区、恶劣天气,靠离泊位和抛锚等重要作业,他始终坚守驾驶台指挥,有时连续十几个小时不下驾驶台。防抗海盗时,从信息搜集、制定预案、组织演练、检查设备、安装防护、报告动态、安排巡逻,到事后讨论总结、完善预案,他都一一监督,确保100%成

能救人更能育人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高级船长 徐卫国

徐卫国,男,1975年5月出生,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高级船长,2012年荣获“金锚奖”、2014年荣获“全国优秀海员”、2015年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2014年度部救捞局救捞勇士”、201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度部救捞局先进个人”、2017年荣获“交通运输部两学一做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荣获“交通运输部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从业25年来,任凭雨打风吹,初心不改。

无数次在大寒潮、强台风中,徐卫国和他的救助团队总会出现在最紧要的关头,与风浪搏击,与时间竞赛,与危险战斗,坚定不移地履行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多年来,他执行了“马航MH370”客机搜寻、“桑吉轮”“金海西”“JADE”等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百余起,成功救起千余名遇险人员,挽救了数十亿元价值的遇险船舶,因此被誉为我国东部海区海上安全的“守护者”。

徐卫国不仅忠诚守护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还精心“守护”着救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和锻炼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团队。

结合所在船舶海域特点、人员性格脾气特征,通过观察和考核,分析团队成员的薄弱点,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徐卫国设置训练项目,强化训练,运用“每日一练”“冬季大练兵”“夏季大比武”等平台,积极推进所在救助船舶的训练工作。他创新训练方法和模式,强化训练机制,主动与船员沟通,鼓励船员积极参与岗位练兵活动。他带领全体船员刻苦训练,不断提高队伍履职尽责的能力,积极打造救助精兵团队。经过训练,救助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救助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9年,在领导的支持下,他率领东海救助局“徐卫国海上救助创新工作室”人员开拓创新,在工作室品牌建设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并将工作室的创新小组扩展到全队15艘救助船,总结了3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经验向各船推广,并汇聚了十余项创新创效项目申请,为救助船舶创新创效全面发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救助人才培养方面,他积极探索,发挥团队“传帮带”作用,培养出2名救助船长、2名轮机长、4名水手长、3名机工长等一批人才,为海上救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