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前不久结束的两会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将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中国不可能放弃国际大循环。外贸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力量。中国已经取得了新冠疫情的战略性成果,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而外向型企业90%的原材料和制成品都需要航行在世界各地的船舶来运输。因为疫情管控的原因,这些船上的船员合同期满很可能无法换班。

从全球著名的船员外派公司威尔森(Wilhelmsen)所提供的Covid-19港口限制图来看,全球仍然有不少的港口无法实现船员换班。从欧洲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港口都允许船员换班,这体现了这些国家对航运业的重视以及对船员的尊重。而在中国,情况就远远没有欧洲那么好了。在中国沿海,营口、锦州、大连、舟山、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广州、八所不允许船员换班,而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日照、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香港、钦州等港允许船员换班。

而且,即便有些港口可以让船员下船,这些船员从要港口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中,也可能是非常难以实现的任务。比如中国船员在英国的南安普顿下船后,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航班极为短缺,而且高昂的费用也让这些船员望而却步。对于邮轮船员,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曾经将不同国家的船员集中在不同的邮轮上,然后再用邮轮将这些船员送到各自的国家。在运送船员回到各自的国家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限制。各国的政策并不一样,限制条件也有差异,有些船员在限制政策下眼睁睁与自己的家乡擦肩而过。比如,前不久海洋光谱号在上海吴淞口港停靠,放下了400名中国船员,但还有151名中国船员未能下船,这主要是因为岸上的隔离空间有限。作为货船的船员,只能在船舶回国靠港的时候,才有可能换班,而且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情况,让换班难上加难。

下面是中国船员发布在微博“Leooo涛”上的一段文字,真实表达了中国船员的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有限公司的船员。现在我们船(Majesty ofthe seas IM0:8819512)停泊在英国多佛尔,船上有300名中国船员。另一条船(empress of the seas IM0:8716899)停泊在英国南安普顿附近,船上有323中国船员。

从3月16号开始,我们停航了,船上没有客人,船员禁止上下岸,也就是说我们已经100多天没有踏上过陆地了,每天真的感觉是在坐牢。每天两次的体温检测,取消所有的活动,人与人保持两米的社交距离,我们每个人都是健康的,现在船上的中国船员无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公司也一直致力于送我们回家,奈何一直得不到国内的批准。第一次计划3月26日送我们回家,取消了…第二次计划5月12号包机送我们回家,取消了..于美国CDC不允许船员上岸,我们便从美国迈阿密出发,横跨大西洋,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英国,谁能想到回家还是遥遥无期。第三次计划6.2包机送我们回家,取消了。现在计划6.9号包机送我们回家,大概率也是要取消了唉。菲律宾的同事政府包机来接他们回去了,印度的同事开船回去了,美国的英国的乌克兰的罗马尼亚的韩国的日本的都回去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不能回到亲爱的祖国母亲的怀抱呢????我们也不是留学生,我们大部分也支付不起天价机票,护照也全部都在船方人事部手上,想走也走不了。

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海外务工人员,要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国外的船上上班。在家里,我们的老婆孩子,我们的父母都在等着我们回去。请你们帮帮我们!!!请多多转发,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处境,让政府能重视我们这些海外务工人员!!!

看到这些文字,作为搞水运政策研究的人员,所能做的只能是向相关的监管部门再次呼吁:给中国船员以尊严!给中国船员以关爱!

船员这个职业的收入已经越来越难有获得感,再不要让船员失落的心情更加低沉,再不要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否则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依托在哪里?那么多外向型企业赖以生存在国际供应链体系如何保障?

新冠疫情常态化使得输入性风险仍然很大,但船员换班和回国的诉求又切实存在。面对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解决问题的态度对待船员换班的事情,就能找到可行的办法。

比如,在国外的船员要建立自救组织,大家统一行动,有组织地监测成员的疫情情况,把船员群体的健康状况的动态共享给当地的使领馆以及可能接收的空港,让运输方和接受方心中有数。

服务船员的机构应该开发船员健康状况监测的APP,通过为承运方和接受方提供这些船员的健康数据打消相关方的顾虑。用这种方式服务船员,这些船员将可能对这些服务机构建立起比较长久的联系,这就是新冠疫情下给这些机构的机会。

对于船员接收方,不少城市都在搞航运中心建设,航运中心的一项职能是为船员服务。有些地方已经向外界喊出了海事服务中心的口号。在新冠疫情这样的非常时期,通过对船员提供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服务,就有可能集聚这些船员,并形成船员集聚之地,这不是这些城市长久以来盼望的结果吗?在危难时期急人所急,就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形成一定的粘性。各城市对邮轮游客的补贴政策层出不穷,能不能为船员换班提供一些补贴,未来一定会获得成倍的回报。现在大部分城市都没有看到这样的机会,而是像烫手的山芋一般把船员往外推。如果一个城市在这个时候敞开怀抱欢迎船员换班,这将形成怎样的宣传效应?

担当,就是勇于承担责任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采取“因噎废食”“一刀切”的办法消极应对。笔者想到的这几点,肯定不够,也不一定对。相信相关方有更大的智慧找到解决船员回家的最佳途径。找到了他们的回家之路,其实也就找到了自身未来长久发展之路。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