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务网CNSS近日公布了《中国郑和航海风云榜2018年推选活动各榜项终选提名名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签海运协定、中远海运集团收购东方海外跻身全球第三大船公司、全球航运中心排名:上海跃升至第五名、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十亿吨”大港和中国船舶行业建造和送拆指标均创世界第一为“2017年航海风云事件提名名单航运市场类”榜项五个提名事件。

2017年5月15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信息,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的36个国家及欧盟、东盟分别签订了双边海运协定(河运协定)。在海运协定的框架下,我国与欧盟和东盟建立了定期海运会谈机制,重点在国际海运发展形势、最新海运政策、市场监管、航运安全、环境保护、人员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地交流,在一些重点领域达成了具体合作的意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国可以借助双边海运合作机制,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在海运领域开展更多的战略合作;推动我国港口和航运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积极鼓励海运企业开辟新的海上航线,加密航线班次,完善沿线国家间海运服务网络,在海上运输、港口物流等方面与沿线国家开展全面合作;借助各种国际组织平台和多双边合作机制,深度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和航行安全合作事务,提升我国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海上运输通道安全保障。

2017年7月9日,中远海控公告称,将以每股港币78.67元收购全球排名第七位船公司——东方海外国际。东方海外同时对外称,收到了来自中远海运控股的全购要约,作价492.31亿港元,占股68.7%的大股东已经同意。中远海控所属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是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东方海外是全球第七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这意味着交易完成后,中远海运集运和东方海外两家公司合并集装箱总运力将超过290万标准箱,经营船队超过400艘,超越达飞轮船成为全球第三大航运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远海控下属中远海运集运和东方海外将以两个独立品牌提供集装箱全球运输服务,双方的船队规模、网络资源丰富,将形成有效的补充和完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在航线网络优化、船队结构优化,以及集装箱箱队结构、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潜力巨大。同时,收购东方海外,由于集运业务规模和实力的增强,中远海控下属的集运与码头业务的协同效应也潜力巨大。集运可以给港口码头给予货量支持,有利于港口码头枢纽港建设,而港口码头的发展又将集运带来直接的服务保障和成本优势。

2017年7月19日,“2017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在上海发布。指数显示,2017年全球综合实力前十位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的排名实现了战略性提升,跃至第五位。“2017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作为全球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经济辐射力和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创新始终是航运中心变革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上海、迪拜、广州、宁波-舟山等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国际航运中心,被称为创新引领型航运中心,相比传统认知型航运中心,更加注重后发优势与累积效应带来的超越式发展轨迹。特别是伴随着科技创新不断深入与自贸区开放合作政策快速推进,这些港口已逐步形成港城互通、湾区经济与城市组群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新模式,将对亚太地区航运业态产生颠覆性影响。

2017年12月27日上午9时许,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6号泊位,一只身披“红妆”的集装箱被稳稳吊装到“美瑞马士基”轮,这标志着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的大港,并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宁波舟山港通过加强港航、港港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沿线友好港增至近20个,沿线航线新增5条,总数达86条。其中东南亚航线增至29条,全年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箱量超10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超16%,占港口总箱量的比重超过四成。宁波舟山港充分发挥铁路直通港区等综合服务优势,加快拓展海铁联运业务,班列升至11条,业务覆盖全国14个省36个市并延伸至中亚、北亚和东欧国家。宁波舟山港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242条航线连接着全球600多个港口,是中国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大型船舶挂靠最多的港口。

VesselsValue发布2017年统计数据,当年中国船东共送拆118艘船舶,位居世界第一,表明中国航运业正在加大力度淘汰落后运力,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稳居世界第一。其中,新接订单量同比增幅接近30%,造船完工总量将达到近600万载重吨, 2016年为440万载重吨,增幅近27%;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1%,新接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2.4%,手持订单量达到了世界市场份额的44%。中国船舶工业以技术创新推动发展,经受住了国际船市近十年的持续调整,国际市场份额稳居前列。近年来,中国的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国际市场份额基本保持在40%以上,海洋重工装备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世界造船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