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郑和航海风云榜2024年推选活动自4月8日启动报名以来,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共计收到有效报名表309份。其中:

◆ 2023年最佳航运公司,候选者6家;

 2023年最受欢迎的船员培训机构,候选者10家;

◆ 2023年最佳船员服务机构,候选者13家;

◆ 2023年最受欢迎的船舶管理公司,候选者4家;

◆ 2023年最佳港埠企业(集装箱),候选者5家;

◆ 2023年最佳基层海事机构,候选者10家;

◆ 2023年十佳船舶,候选者48个;

◆ 2023年航海风云事件,候选者46个;

◆ 2023年航海风云人物之杰出海员,候选者107个;

◆ 2023年航海风云人物之创新探索先锋,候选者24个;

◆ 2023年航海风云人物之领航人物,候选者36个;


以下为24家创新探索先锋的候选者资料,欢迎在参阅以下各家资料后,投出宝贵的一票。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投票


图片


图片

01
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悦航”技术攻坚小组

图片

图片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VTS)是海事监管的重要手段,我国沿海和长江干线已经或即将建成63个VTS中心、349个雷达站,沿海重要水域、主要港口和长江干线基本实现了全方位覆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设VTS系统最多、监控水域面积最大的国家。
雷达子系统是VTS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雷达子系统的故障将会影响覆盖水域的船舶信号,继而对船舶通航安全、应急抢险等工作造成巨大影响。目前,我国各VTS系统使用的雷达子系统均为国外品牌,雷达子系统的核心模块如雷达调制器、雷达母版等依赖进口,常常因为缺少足够的技术文档而成为难以透视的“黑盒子”。
宁波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悦航”技术攻关小组聚焦“自主维护、科技创新、辐射周边”目标,首创“黑盒子”透视行动,实现拆解雷达调制器、自主保养雷达站、更换TERMA齿轮箱等多个“第一次”的突破,累计获得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摆脱了对国外厂商的技术依赖,不仅节约了大量财政经费,还大幅缩短了故障维修响应时长,为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稳定和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自主维护降本增效,打破国外厂商技术壁垒。自主完成15个雷达站雷达子系统大保养,节省150余万元财政预算;全自主更换丹麦TERMA公司生产的进口雷达齿轮箱;统筹完善甚高频站点布局,实施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消盲补点工程,自主完成甚高频基站“搬家”,将峙头的两套甚高频基站分别移机至东浪咀、穿鼻山,实现了核心港区VHF全覆盖,“搬家”过程中完全攻克了甚高频子系统维护技术壁垒,圆满实现甚高频信号核心港区全覆盖。
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提升VTS装备领域自主化程度。针对故障率高的“黑盒子”型进口设备开展元器件层级的拆解维修。在直属海事系统首次开展丹麦TERMA公司雷达调制器拆解研究,深入分析雷达调制器的选用材质、生产工艺,科学判明了雷达调制器存在的设计缺陷并尝试进行技术改造,推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调制器及雷达系统”并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经推广应用后,每年可为直属海事系统节省约600万元的进口设备购置费用。针对雷达站柴油发电机开展技术改造,荣获《柴油发电机散热器的泄压结构》、《带有泄压孔的柴油发电机散热器泄压装置》等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优化设备管理机制,形成辐射带动能力。建立“悦航”VTS系统设备研修基地,创造性提出雷达天线齿轮箱“体检”报告单理念,对“亚健康”状态设备及时消缺,形成雷达子系统“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编制《雷达站巡检保养指导手册》,形成规范化标准化设备管维护流程;对外提供技术支持,先后应邀赴温州、舟山、大连等兄弟单位协助修复雷达站故障,形成设备管理辐射带动能力,推动直属海事系统VTS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02
东南大学内河航道工程研究团队

图片


图片


团队为主完成的《内河限制性航道船行波及其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航海学会一等科技奖。项目针对内河限制性航道精细化建设难题,研发了内河限制性航道船行波及其防护的成套新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项目研究模拟了船行波主频和次频沿断面变化,建立了船行波快速查询数据集,为内河限制性航道船行波的精确高效预测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变分法推导出内河限制性航道稳定断面形态方程,构建了内河限制性航道断面空间尺度标准,可应用于国内外类似航道断面形态的精细化确定;提出了新型柔性植被动力与消浪的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柔性植被动力与消浪缓流的直接模拟,可提升类似航道的生态护岸精细化建设水平。

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江苏、安徽等省共计十余项内河限制性航道实际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疏浚,项目应用的相关工程总投资超100亿元,高等级航道里程530余公里。典型工程应用包括京杭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江北段)、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通扬线兴化至海陵段航道整治工程、盐邵线兴化段疏浚工程、常州多段航道疏浚工程及安徽沱浍河航道整治工程,显著提升了各航道工程的精细化建设水平,技术的重现性和成熟度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48篇(SCI论文15篇,EI论文6篇),专著2本,授权8项专利(发明专利4项),1项软件著作权;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2名,硕士15名,推动了学科人才培养和绿色航道领域的科技进步,保障了江苏、安徽等地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有力促进了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支撑了交通强国发展战略。


03
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创新研究团队

图片


图片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国家和地方也在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改革。而港口领域专业安责险多年来一直处于真空状态,港口企业安全风险兜底能力较弱。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增强港口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我院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创新研究团队开展了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研究与试点应用工作。

开展创新性研究,实现港口安责险从零到一的突破。虽然大部分港口危货企业投保了涉及安全生产的保险,但对其根源性和重要性认识仍不够充分。港口安全生产责任险实施缺少统筹谋划和制度设计、企业对“安责险”的理解存在偏差、事故预防服务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为进一步完善港口安全生产体系,深入推进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应用,团队积极开展交通强国试点项目《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及关键问题》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研究,在研发保险产品“甬港安”的基础上,制定了“甬港安”试点方案和全国首份港口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规范,将以往保险事后救济转变为“事前预防兼事后救济”,完善了当前港口安全管理体系,填补了当前我国港口领域无专业安责险和事故预防服务规范的空白。

先试先行,实现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巨大经济效益。项目试点阶段,团队与宁波市交通运输局紧密联合,充分利用宁波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实验区政策优势,以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揭榜挂帅”项目为载体,联动金融监管和保险公司,推动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和保险产品“甬港安”在港口危险货物和客运领域的先试先行工作,创造了上千万的经济效益。2023年,“甬港安”在宁波开展了试点宣贯,相关媒体同时进行了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港口安责险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同时为进一步保障“甬港安”试点工作落地推行效力,团队研发了港口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该系统通过模块接口接入手段,实现监管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同时团队深度参与事故预防服务,发挥科研技术优势,建立事故预防服务“一企一案”管理模式,实现“服务过程可追溯、服务效果可评估”事故预防服务动态全链条管理。借助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事故预防服务系统平台为基底,推动港口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不断优化和产品深度延伸,并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广,实现保险机构风险兜底、服务机构专业指导、港口企业深度自主参与的港口安全发展新格局。


04
港口空间规划关键技术及港航大数据应用创新团队

图片


图片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长期承担国家、区域水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研究和技术服务,以及水路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有关标准规范制定、修订工作,建有港口岸线资源监测实验室,持续开展港航大数据技术应用研发。港口空间规划关键技术及港航大数据应用创新团队一直致力于港口空间规划技术创新与突破,并依托AIS等推动港航大数据在港口领域中的应用推广,曾获1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25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以及14项发明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等。2023年度团队主要业绩如下:

一方面,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立足新时期港口总体规划的思考,结合北部湾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盐城港、锦州港等实际港口规划案例进行创新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港口总体规划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2023年,团队主要成员主持编制的《北部湾港总体规划(2035年》《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相关审查,《上海港总体规划(2035年)》等也在加快推进。规划编制过程中,团队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绿色港口规划研究、新发展阶段下“刚弹结合”的港口资源分级分类管理研究、港口规划“战略留白”实施路径研究、港口规划编制术语与标准应用、统筹协调各类涉海规划矛盾冲突的水域规划方法等新的规划理念和思路,为新时代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编制港口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2023年,团队主要成员主持完成的《沿海港口40万吨级矿石码头布局方案研究》《福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盐城港滨海港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获得2022-2023年度水运行业建设协会优秀成果咨询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并主持印发了中国航海学会团体标准《港口空间规划信息模型应用规范(T/CIN 013—2023)》,对于促进港口规划编制标准化发展、完善港口空间规划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注重技术创新赋能,持续探索港航大数据在港口规划、船舶通航等领域应用研究。2023年,团队推进交通运输部重大基建项目《港口规划大数据决策应用系统》结题验收,主要成员主持科研项目《基于AIS等数据耦合和空间拓扑分析的沿海港口能力供给体系研究》《港口水陆域空间规划量化分析模型研究》等,建立了基于AIS数据空间拓扑分析的通航行为率定模型、航线网络分割—聚类分析模型及航线网络可视化系统等;基于路径规划API数据建立了多港口混合腹地数学模型,提升了研判港口腹地范围、港区发展潜力和优势度的准确度;基于AIS数据聚合分析,提出了以“航路+航道”为骨架并综合考虑生态环保和交通安全等多因素的港口水域规划新方法。相关技术在北部湾港中进行了实践应用,研究成果《基于船舶行为链的港口水域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水运行业建设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研究成果《基于大数据的广西沿海港口空间组织关系与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05
广州打捞局深中通道整平清淤船研发团队

图片


图片


1、团队研发的整平清淤船在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并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钢壳沉管隧道,综合建设难度大,世界最宽的沉管。隧道碎石基础施工面临着高精度(高程±4cm)、深水(超35m)、超宽尺度(最宽处60m)、强回淤(约2cm/天)、复杂水文环境(宝安机场航空限高35m,东人工岛岛头效应)等的技术难点及建设条件。为克服现有先铺法碎石整平设备造价昂贵、水文地质适应性差、效率低、设备过高难以满足限高等难题,研发团队以攻克深水碎石基础铺设整平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为总目标,历时多年研发,最终形成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快速整平清淤成套技术和船舶装备,全面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关键核心装备水平,整平清淤船的成功研发与应用助力超宽变宽沉管实现毫米级安装精度,突破现行国家规范中厘米级精度要求,深中通道海底隧道于2023年6月实现合龙。

2、世界首艘船架分离式整平清淤船的科研成果取得巨大经济效益。项目成果整体应用于深中沉管隧道所有的超宽变宽异形管节的碎石基础整平清淤施工中,实现了4天铺设10000m³碎石的工效,整平高程精度可控制在±4.0cm以内(部分管节低于1cm),48小时内可完成单节管的快速精准清淤,整平清淤船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碎石整平清淤施工总工期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少了作业时间,经济效益显著,直接节省施工成本超9000万元。

3、研发团队的项目成果支撑了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超宽变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的设计和建设,革新了深水碎石垫层整平关键技术及装备,与其他多种摊铺设备形成较完整的技术闭环,刺激行业良性发展,除沉管隧道外,还可应用于取排水系统、重力式码头、重大海工结构物坐底寄放、桥墩基础、大型箱涵基础施工,为“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提供技术保障,核心技术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已获20余项国家专利,20余篇核心论文,多项软件著作权、专著、工法、标准等,成果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复杂海况下趋宽变宽管节碎石基础精准快速整平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获得中国航海学会2023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其他相关成果还获得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2023年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2020年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2020年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06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船舶管理办公室

图片


图片


一、职能简介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船舶管理办公室(简称船管办)成立于2017年,隶属于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承担统筹海洋中心监测船的建造规划、计划编制与组织实施、中国环监001监测船(500吨级)运行管理与服务保障职责,以及负责生态环境部系统应急船队和监测船队的日常监管与调度等综合管理工作。
多年来,船管办围绕海洋强国的战略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充分发挥科研业务工作职责,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逐渐形成了以“船舶采样+实验室分析检测”为主,卫星遥感、浮标自动站等先进监测手段为辅的监测技术保障支撑能力。为促进我国海洋综合调查事业发展、海洋监测能力建设和海洋生态安全保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创新探索事迹
船管办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党建引领船舶安全运行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
(一)守正创新,建立“双体系”运行模式
1、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负责运行管理的“中国环监001”号监测船,是生态环境部直属单位第一艘专业的海洋监测船,保障运行安全是首要任务。自运行初始,建立并运行一整套全流程的适用于“千吨级以下科考船”的安全管理体系,于2023年通过了海事主管部门的审核并获颁《安全管理证书》,有效避免由人为因素造成船舶安全及污染事故,保障船舶绿色低碳安全运行。
2、船载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体系考核
监测船作为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绿色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战略平台之一,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排头兵”,是移动的海上科研堡垒,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与保障。为精确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中国环监001”船于2023年成功通过了“可移动实验室”的CMA认证,极大提升了海上作业样品分析、处理的效率,确保获取数据的精准性、可靠性。
(二)使命在肩,打造生态环境系统海上应急指挥船
船管办同时承担了生态环境部应急志愿船队的管理工作,“中国环监001”船更肩负着黄渤海突发海洋环境事件的应急指挥船职责,聚焦突发海洋环境应急监测需求,秉承“以练为战,战必有我,有我必胜”的信念,把应急演练常态化、实战化,以不断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2023年作为旗舰船,参与了生态环境部和中海油联合组织的海上突发溢油事件应急演习。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些职责,牵头编制的《海洋突发环境应急预案》以及“海洋溢油突发事件应意响应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踔厉奋发,护航渤海攻坚战
船管办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黄渤海综合治理阶段性成果的“先锋队”,组织“中国环监001”船开展了黄渤海海域常规监测、应急监测和生态监管等领域的任务。2023年,共为黄渤海水质监测等业务化监测、重点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执行航次任务18项,作业天数“破百”达102天,总航程7622海里,随船参航作业人员达228人次,完成557个监测点位的采样工作。专业的团队素养和高质量的综合保障服务水准多次得到甲方的高度赞誉,2023年获赠锦旗一枚。相关调查任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成功登上了央视新闻,展现了在该领域的专业实力和影响力。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海洋中心船管办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着眼生态环境部系统船队的综合协调管理,统筹谋划船舶管理工作与部系统工作职责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船舶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能力,规范船载实验室管理“走在前”,保障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做表率”,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山青、水绿、海碧、天蓝的美好家园的愿景贡献一份船舶力量。


07
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

图片


图片


2023年12月,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负责人张新宇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超长航道全要素精准乘潮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获得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中国航海学会于2023年7月组织展开了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会士候选人提名工作,经评定和公示,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张新宇教授当选为中国航海学会会士。

在《中国舰船研究》第四届编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负责人张新宇教授获评2023年度《中国舰船研究》期刊“优秀编委”。

2023年12月,张新宇教授带领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长江经济带研究与创新联盟(Y-RIB)“会议,团队成果”Accurate ride-tide planning and vessel scheduling for a long channel in a multi-functional port”获得会议最佳论文奖。

2023年11月,张新宇教授带领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参加了在厦门市举办的2023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团队成果“船舶精准乘潮与航行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3年度智能交通科技创新推荐技术奖项。

2023年10月,张新宇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期刊(该刊属于JCR一区,为航海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技期刊,达到英文期刊T1级别)上发表的前沿研究成果“Collision avoidance for autonomous ship us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prior-knowledge-based approximate representation”入选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高被引论文。

2023年9月,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负责人张新宇教授主持的科技项目“基于专家示范数据驱动的自主船舶拟人避碰关键技术研究”在2023大连市首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发布会获重点推介发布。

2023年8月,张新宇教授领导的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在2023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暨2023年中国航海学术年会上展现的航海科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基于多源海事数据的大型船舶精细化分段乘潮研究”荣获了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航海科技论文一等奖。

2023年8月,张新宇教授带领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张新宇教授的指导下的团队作品“育海鲲鹏——世界级无人驾驶商船‘AI’船长”获得国家级铜奖,张新宇老师也荣获辽宁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23年6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大学盛大举行的“竞业达杯”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决赛答辩环节中,张新宇教授带领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凭借“海上运筹师——基于全要素精准乘潮的船舶调度系统”项目,在竞争激烈的博士生分赛道上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二等奖的佳绩。

2023年5月,张新宇教授带领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参加了在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举办的“第六届智能优化与调度学术会议”,团队成果“Vessel Tidal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for Long Channels in Comprehensive Ports”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08
海上智能应急指挥与管理研究团队

图片


图片


针对突发海上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在跨域协同指挥上的难题,以暨南大学为核心,联合三亚学院、海巽云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跨军地交叉学科团队,重点研究了海上搜救多尺度救援模型、海洋救援无线网络视频编码优化技术、多域尺度协同指控模式及关键技术,建立了海上救援多域多尺度救援模型,攻克了跨域协同通信、辅助决策和跨域物联等关键技术,研制了跨域(海陆空天)协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跨域智联救生设备以及便携式救援终端指控设备,实现了海上应急救援全域一体、天基智联的高效协同。

团队项目成果丰硕,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专著1本,获得软件著作权5个,正在发明专利1项,2023年4月获国防科技工业青年“建言献策”征文比赛二等奖,10月获得空军首航空创意挑战赛优秀奖等奖项,相关等成果已服务于中国解放军91999部队、海军航空大学、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等军地单位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产业应用项目和军方演习演练,国防和军事效益显著。

2023年1月,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证;团队下属海巽云公司成功申请省级重点军民融合企业并成功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团队研发的气胀式救生衣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证,目前已在北海战区某部完成救生衣批量换装;团队成员发起并筹建的海上救援与防务协同创新中心在古镇口挂牌启用,该中心以“军民融合、政企合作、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为发展宗旨,汇聚产业力量,为我国海上搜救平战一体化,国防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提供新示范;4月-11月,利用《指挥控制学报》由团队负责人阳东升老师发起专刊征文2次,2023年6月,团队获得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定位救生衣大额政府订单,并交付完成,同时成立平行智能指挥控制与管理专委会;2023年8月-10月参加北部战区某部“XX-2023.北海”演练任务和交通运输部第一救助飞行队“XXX试验”空中救援试验任务;2023年12月,团队获批军民融合产业化重点项目专项资金支持;2023年12月,团队下属海巽云公司获评市级科技创新单位。


09
海洋科学考察船运行管理团队

图片


图片


海洋科学考察船运行管理团队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以下简称科考船)及其船载探测实验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的科研支撑力量,负责编制海洋科考能力发展规划、科考船建设、保障船舶、探测实验装备科学、有效运行;规范管理船舶、探测实验装备、码头、岸基支撑平台和技术队伍;组织协调大科学工程建设和装置运行;统筹科考航次的规划、执行和数据样品汇交、信息宣传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运管团队运行管理包括“科学”号、“科学三号”、“创新”和“创新二”等在内的多艘科考船。

2023年度,运管团队立足工作岗位,完成了深远海调查航次在航216天,航程3万余海里;近海调查航次79天,航程7千余海里;为海上科学考察提供安全、高效的实验平台及专业技术支持;保障科考船全年安全运行,无安全事故发生,其中,“科学”号被评为202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

年内,运管团队为国家海洋调查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60余项船时课题、30家涉海科研机构和大学的100余人次提供了船时支撑,新获科学数据资料逾1.1T和大量宝贵的生物、地质样品,在太平洋西边界流研究、深海极端环境生命过程研究、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研究、西太热液冷泉系统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其中,支撑“西太平洋边缘海盆构造岩浆作用与深部碳循环”研究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年内,运管团队成功构建了国内首例海洋科考综合保障与技术支撑体系,并顺利通过专家审核获取5A级资质认证证书;通过对海洋科考的立项、备航、作业、生活保障和顾客关系等环节规范服务支撑内容、明确质量考核标准,更好地为海洋科考活动提供更坚实的安全保障与高质量的技术支撑。

运管团队利用海洋调查作业经验及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标准制定工作,参与起草的一项国家标准《深海勘探用钢丝绳》获批发布,主导起草的两项团体标准《深海海洋调查铠装缆绳使用规范》《深海科考型ROV作业规范》发布实施;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开发了科考船现场作业环境要素实时监控系统、多波束数据质量评价系统,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数据质量,保障了作业安全。

针对海洋科学考察活动的特殊性,运管团队根据航次任务成立“海上堡垒临时党支部”,把党的战斗堡垒建在科考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队同舟共济,协力合作,践行“甲板部-轮机部-实验部-科考队”一体化管理模式,全力保障了所管科考船安全、高效运行,圆满完成既定海上调查任务。


10
航保通信青年突击队

图片


图片


一、主要业绩

(一)推动建设福州近海态势感知平台与多维信息融合示范应用。推动该平台汇聚海洋地理空间数据、船舶动静态数据、5G热力数据等要素,平台接入能力覆盖台湾海峡与福建东岸,成为福州市涉海数据底座和能力底座。以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为目标,通过一体化链接人(通信)、船、位置、图像等数据,为各涉海单位提供取证、固化、回溯、可视化等数据服务能力。

(二)推动5G向海应用。联合福州市大数据委、福州移动等多单位共同发起福州市“5G+智慧海洋”近海网络试点,累计建成322个5G基站。联合研发5G+北斗超远距离船载宽带终端,实现近海70公里以上的5G网络覆盖。

(三)创新商渔船防碰撞高风险警示区在船载北斗AIS一体化终端可视化服务。联合福建海事局将高风险警示区数据预处理,设定告警规则并搭建语音提醒算法,形成“可视定位+自动告警+语音提醒”创新手段,推动商渔共治常态化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四)打造全国首幅渔业专题电子海图。联合上海海图中心发布全国首幅渔业专题电子海图,以连江沿海5000平方公里海域为初始区域,结合渔业数据和海洋空间基础数据,形成一张可应用于渔业资源管理、航行安全保障、跨部门行业监管、汇聚行业集群等多行业工作场景的“一张图”成果。

二、创新性

(一)技术创新。福州近海态势感知平台与多维信息融合示范应用实现跨部门、跨类型数据共享和协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升海上监管效率和精度。以公安技术侦查、海关缉私、海事监管为主要应用场景,持续完善海上综合治理手段,提升海上治理能力。

(二)机制创新。该平台由福州市大数据委立项建设,福州通信中心、上海海图中心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服务,引入通信运营商5G热力数据,创新垂管单位+地方政府+央企合作模式。通过成立“智慧海洋空间基础数据创新研究院”“海上福州洞察体系技术创新实验室”等平台,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和涉海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培育、服务产业生态。

(三)打造基层数据治理福州模式。相关应用为福州市社会治理工作延伸到海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实现“海陆联动”,通过实时获取和分析海上数据,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全面、更准确的依据,使相关部门能够更好地掌握海上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互补性合作,共同构建起了海陆联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推广应用

(一)政策和文件。《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2022年航海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海航保〔2022〕23号)《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闽数字办函〔2024〕1号),将支持数字福州工作、加强海事数据合作列入要点。《十四五“数字福州”专项规划》《福州市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实施方案》《“海上福州”建设等相关建议落实分工方案》等文件均明确福州智慧海洋城市融合发展与智能航保创新应用落实措施。

(二)荣获奖项和科技成果。福州近海态势感知平台(海事大数据服务平台)获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5G+水利海洋专题赛获得二等奖。基于海上5G和北斗的超远距离船载宽带终端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海上涉疫风险感知软件著作权获国家版权局登记。

(三)核心级媒体报道宣传。相关应用获交通行业、省市报道32次,分别为:中国交通报2次、中国交通网1次、中国水运报纸6次、中国水运网10次、福州日晚报共6次、中国新闻网2次、新华网3次,并被福建综合频道(福建新闻联播)播报1次、福州电视台《福州新闻》栏目播报1次。


11
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海区导航中心

图片

图片

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海区导航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承担着国家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中心的日常运行和AIS国家级数据库管理职责,在为海事监管提供支持的同时,也致力于为航运数据分析、涉海工程论证和海域态势感知提供数据支撑。团队及成员荣获2024年中国航海青年科技奖、2023年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航海科技论文一等奖、2022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2022中国航海学会论文一等奖等,累计获得专利10余项。

一、服务国家战略

对热点水域的船舶航迹、流量和主要港口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提高了海域的态势感知能力,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为石油平台等海上能源设施设置电子围栏等手段,支持海洋强国建设。开展全国宏观航运态势分析、船舶港口直靠率分析等,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同时,与中国船级社合作开展了船舶碳排放研究工作,建立碳排放监控平台,助力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建立全要素数据融合海事服务平台,累计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天津港等港航单位提供数据分析服务183次,制作船舶流量图11000余幅,在山东半岛北6二期风电项目选址、浙江和山东沿海航路规划等涉海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服务长三角海事监管和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

全力支持“海事通”APP的上线运行,为该系统定制了数据融合平台和专用数据接口,目前已完成9种数据源的融合,每天新增的AIS数据量达8700万条,攻克多源异构数据格式转换、去重和聚合处理等多项技术难题,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12
交通运输部天科院船舶排放监测与控制技术创新团队

图片

图片

交通运输部天科院船舶排放监测与控制技术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创建自2016年,致力于研发先进的船舶尾气排放监测监管技术及装备,用于高效精准识别超标排放船舶,科技支撑我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政策。团队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船舶尾气嗅探遥测装备、全球最小无人机载微型嗅探传感器、国际首个量化测定尾气黑度的船舶黑烟检测app,取得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中国航海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成果在天津、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推广应用,助力海事主管部门查获在航船舶违规使用高硫油案件百余起,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2次。2023年,团队科研成果再次取得突破,详情如下:

一、用好船舶尾气嗅探遥测技术,建立高效的SMART监管模式

根据桥、岸、艇、机四种应用平台的优劣势,构建动静结合、远近皆宜的船舶尾气排放“陆海空”嗅探遥测技术应用体系,形成船舶尾气排放遥测站点群建设优化布局和融合组网方案,实现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和高投产比。另外,基于大量的违规案件积累和大数据分析,发现船舶使用高硫油行为规律,针对性建立高效的SMART监管模式(选船机制Selection、尾气遥测Measurement、数智分析Analysis、登轮取证Recheck、后续处置Treatment),监管精准度提升4~5倍,极大节约船舶排放控制区执法资源投入。《船舶尾气排放“陆海空”立体监测与精准管控技术及系统研发与应用》获得中国航海学会202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研发船舶黑烟智能识别算法,开发船舶黑烟自动抓拍系统

前期研究成果——船舶黑烟检测app仅解决了船舶尾气黑度测定手段的有无问题,使用的前提是已经确定某艘船舶冒明显可见的黑烟并录制了视频,黑烟船监管成效仍然依赖海事执法人力资源的投入。2023年,团队联合上海海事局,提出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现黑烟船的设想,以期将CCTV视频监控系统变成黑烟船监控哨兵。团队经过一年的努力,不断积累错/漏识别样本并迭代改进算法,船舶黑烟自动抓拍系统于11月上线试运行,至今已在长江口水域自动识别黑烟船百余艘,为上海海事局的黑烟船监管工作提供了及时预警服务。

以上两项成果充分响应了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关于 “消除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及重点区域铁路机车“冒黑烟”现象”的具体行动计划,有效落实了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对“推进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监管试验区建设”的工作部署。


13
李雷

图片

图片

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作为国家江海联运的大型物流枢纽港口,2023年,太仓港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3.9万标箱,全球集装箱排名上升至第20位,货物吞吐量2.75亿吨,并成为长江“新三样”出口第一大港。长江太仓段的通航环境复杂多变,江宽似海,风高浪急,平均每年超130天的恶劣天气的自然条件叠加船舶流量增多等现实因素,使得水上交通事故频发和监管难度日益加剧的问题逐渐凸显,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形势使然。

2020年上半年,太仓辖区死亡8人、 沉船5艘,由此太仓海事局成立了李雷除险队。队长李雷曾获江苏省技术能手、直属海事系统优秀青年等荣誉,2023年先后获评长航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长江海事系统第一届“最美海事人”、“太仓好人”等荣誉称号。

1. 战最前线,除险在风高浪急时。他扎根一线18年,先后参与各类险情救助260余次,救助遇险船舶300余艘次,遇险船员2000余人次。每逢大风天气,李雷都带领队员在辖区险要处昼夜随拖轮驻守和宣传,2023年,共成功救助遇险船舶37艘次,遇险人员205人次,助力辖区取得连续3年零人员死亡、零等级事故的历史最佳成绩。

2. 攻技术关,除险在老大难题中。为预防辖区的高发险情事故,李雷针对辖区风灾自沉、船舶搁浅等风险制定落实“一三五防自沉”、“三联三防三控防搁浅”工作法,针对船舶超载研发船舶治超小神器,针对落江集装箱定位打捞困难,组织研发了落水集装箱应急示位标,并受邀参加首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进行展示。2023年,辖区杨林河口水域经常发生搁浅等事故险情,对苏州腹地货物对运输造成较大影响,辖区也多次发生大型海轮走锚的重大险情,对辖区通航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他创新提出建设杨林河口视频卡口系统、大型海轮在泊防断缆预警系统,有效管控住这两大安全风险。

3. 建信用闸,除险在防患未然时。2023年,依托杨林河口水上安全联合工作站、浏河口海事行政执法区域协作监管点,利用船闸、地方海事、长航公安等单位各自优势,探索实施“信用闸口、诚信过闸”制度,形成河口进出江船舶多级管控模式,全力助推船舶全过程不违规不违法,进出河口船舶超载运输和缺员航行等显性违法行为比例下降80%。

4. 破心中贼,除险在麻痹大意处。他经过长期分析研究,发现救生衣穿着不当是落江人员死亡的重要原因,于是,便不遗余力开展救生衣穿着宣传和水上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仅2023年就开展各类安全宣讲200余次,受众4300余人。“皖远征XX”轮曾在长江南通段沉没、上海黄浦江侧翻,船员两次落水均成功获救,据该轮李姓船员事后回忆,在太仓港接受了除险队员的安全宣传,让他们养成了穿着救生衣的习惯,是他们两次落水均能获救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山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图片

图片

山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立足“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要论述精神,成立创新工作室,围绕绿色环保、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和安全生产等方向,攻坚山东海运有限公司干散货船舶日常营运高成本和环保节能减排等技术难点,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以创新工作室建设为抓手,2023年度先后完成了3个重点项目的技术创新升级改造项目(18万吨船舶艉部水动力组合技术升级改造、19艘船舶主机功率限制节能降耗措施和21艘船舶脱硫塔水质分析仪升级改造)和2个重点创新项目(2023年6月公司创新项目获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全球首艘新造8.2万吨散货船实船“碳捕集系统原则性认可证书”以及参与完成了中国船级社的《船舶碳捕集存储系统(OCCS)指南》的编写和评审)。以上3个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合计后期每年节省成本约743万元,每年碳减排约6000吨。

2023年度,公司联合业内顶级科研机构成立科研创新平台,正在参与船舶的二氧化碳捕捉封存技术的立项工作;正在积极争取国家级最新一代32.5万吨超大型甲醇双燃料矿砂船的新造船项目研究以及风力助推转子等组合新型技术的国家和省级的技术立项;已提交和实施最新一代25万吨矿砂船舶智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船示范应用,为保障能源安全、构建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力量。公司员工先后在船舶工程与技术管理等多个学术领域发表论文5篇;获得2项发明专利,已递交“一种离心泵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的发明专利正在审批中,为将更多的创新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发挥工匠引领作用,勇于攻坚克难。公司“王兴环保节能技术创新工作室”被授予“2023年度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先后荣获“山东省水运工匠”“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等荣誉称号;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被中国船级社特聘为《船舶碳捕集存储系统(OCCS)指南》的编写和评审专家,开展船舶碳捕集系统的专项研究,为山东省航运企业构建“绿色环保智能”船队,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做出了积极突出贡献。



15
上海德寰VDES研发团队

图片

图片

上海德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在上海北斗产业园,属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建设超1000平方办公和专业批产实验室。专注于卫星星载VDES/ ADS-B/DCS等卫星载荷技术研发与产品研制,以及相应的地面终端产品开发、生产和应用服务,用于海上数据通信、船舶航行安全监测、全球商用航空器监视、窄带物联网等领域。公司建立了全套ERP、MES、PLM、QMS、数据分析、和航天研制技术流程等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完备的卫星载荷与终端产品自动化测试系统,具备年产各类终端产品1万台套的能力。现有航天产品领域资深专职软件开发、算法研究、通信协议开发、嵌入式开发、射频电路研发、FPGA逻辑开发等研发人员20余人。

在VDES基带算法研究、通信协议优化、大规模终端接入仿真、星地自动化测试系统、VDES&DCS半物理仿真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中已获各类知识产权20余项,待授权20余项,VDES国际提案5项,同时获得ISO9001、GB/T19001和GJB9001C等质量体系认证。与中交集团、交通部海事局、交通部规划设计院、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等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完成VDES 载荷9 套、AIS载荷 14套、ADS-B和 DCS载荷各 13套、VDES终端20余套、DCS模组1000余片套的研制与交付,其中2023年研制交付10余套卫星产品、配合卫星总装、测试试验和发射任务,在轨工作状态稳定、性能良好。在大连、天津、烟台、上海、舟山、深圳、海口、武汉等地完成VDES在轨测试数千次,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正邀请新加坡、挪威、日本等国联合开展在轨测试工作,共同推动VDE-SAT 技术体系落地工作。作为IALA、ITU等国际组织会员单位,以及ITUSG4 SG5海上无线电研究通信分委会、卫星应用技术研究分委会、中国水上交通安全协会、IMO通信和搜救分委会、IALA数字技术研究分委会参与单位,积极开展VDES技术相关的标准和规则制定工作。


16
深远海大型测量船超高精度全海深测量系统科创团队

图片

图片

由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牵头,武汉大学、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天津大学、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人员组成的深远海大型测量船超高精度全海深测量系统科技创新团队,针对我国海洋地理信息获取基础理论、方法、精度、分辨率、效率、自主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构建了全球首套得到实船应用的最高测量精度与最高作业效率相结合且涵盖浅水、中水直至万米的超高精度全海深测量系统,并研究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系统,填补了我国深远海测绘领域的空白。经实船验证,该系统实现了从水表到浅地层、浅水到深水的全海深海洋空间地理信息高精度、高分辨率获取,测量精度全面优于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 S-44标准,测量效率高于常规科考调查船两倍以上。

本项目实施前,世界范围内尚无超高精度全海深测量系统建设先例,本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开创性研究应用。首次提出超高精度全海深测量系统设计与构建,并成功应用于“海巡08”轮等大型远洋科考测量船,填补了国际该领域的空白。研究了基于北斗三号系统的精密高程控制技术,解决深远海测量中的绝对三维基准与精密高程控制问题,填补了我国空白。研发了大尺度低阻型全海深声学设备附体设计与建造方法,助推国内大型远洋科考调查测量船的设计与建造,填补了国际该领域的空白。研究了基于全溯源验证的中深水探测声呐关键量值精密评定技术,解决了大型科考测量装备深远海原位计量的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自主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基于深远海移动测量平台的毫米级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船舶核心设备与科考测量系统跨平台、跨时空、跨区域的协同交互与控制,解决了高精度科考测量设备实时跨平台调用与船岸实时协同指挥作业的难题,填补了我国空白。

团队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9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起草编制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9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与EI论文81篇,其他核心期刊论文66篇,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1项。团队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船舶建造、科学考察、海洋资源勘察、海洋测绘、国家重点工程实施和航海保障等多个领域,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团队组织开展的“超高精度全海深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航海保障典型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7
王宁

图片

图片

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混合电力船舶航行与动力融合控制关键技术”获得中国航海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全球“双碳”目标背景下,混合电力船舶综合利用多源电能,推动航运绿色转型变革,是“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一动力源船舶不同,混合电力船舶系统集成度高、模块依存度强,长期面临:多源混合电力约束的航行决策兼容性、随机多变需求功率下的电力系统控制稳定性、航行决策与混电协调冲突下的航迹跟踪控制适应性等悬而未决的“卡脖子”难题,导致存在突出的航行-动力融合技术瓶颈,严重制约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经济发展。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工业攻关及产业化指导计划的支持下,该项目以混合电力船舶航行与动力融合控制需求为牵引,从整船系统性角度解决航行决策与混电控制问题,构建航行决策-动力控制一体化融合技术链条。经过十余年创新攻关,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实现混合电力船舶航行-动力融合控制技术引领和关键模块国产化。



18
姚海元

图片

图片

姚海元同志长期从事港口规划与战略政策、交通仿真及港航大数据研究工作,曾主持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等委托的《全国沿海港口分层次布局规划深化研究》《港口岸线资源管理深化研究》《沿海港口空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沿海港口运行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跟踪分析》等多个战略规划政策项目,主持及参与北部湾港、宁波舟山港、大连港、南通港、厦门港等多个国家主要港口的规划编制工作;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第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荣获社会力量科技奖和咨询奖20余项,包括航海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港口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水运建设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和优秀咨询成果奖一等奖3项、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2项等。2023年度主要业绩如下:

一是立足新时期港口总体规划的思考,结合实际港口规划案例进行创新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港口总体规划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2023年,主持编制的《北部湾港总体规划(2035年》顺利通过部委审查,是“双纲要”下全国首个跨市域的省级港口总体规划、国际枢纽海港、沿海主要港口总体规划,期间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绿色港口规划研究、新发展阶段下“刚弹结合”的港口资源分级分类管理研究、面向港口资源整合一体化发展的港口规划研究、港口规划“战略留白”实施路径研究、港口规划编制术语与标准应用、统筹协调各类涉海规划矛盾冲突的水域规划方法、港界+港口发展配套空间控制边界划定方法等新的规划理念和思路,为新时代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编制港口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同年,姚海元同志主持的《辽宁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35年)》完成各层级意见征求工作,是新时期落实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全省布局规划,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港口发展问题研究、港口岸线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港区为骨干的港口枢纽体系、航道层次划分及其保护范围划定等新的规划理念和研究重点,为新时代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编制区域性港口规划提供了技术参考。主要参与完成的《沿海港口40万吨级矿石码头布局方案研究》《福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盐城港滨海港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获得2022-2023年度水运行业建设协会优秀成果咨询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二是躬身于港航大数据在港口规划、船舶通航等领域应用研究。2023年,为主推进交通运输部重大基建项目《港口规划大数据决策应用系统》结题验收,主持科研项目《基于AIS等数据耦合和空间拓扑分析的沿海港口能力供给体系研究》,建立了基于AIS数据空间拓扑分析的通航行为率定模型、航线网络分割—聚类分析模型及航线网络可视化系统等,为区域港口功能分工和集装箱运输航线干支关系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基于路径规划API数据建立了多港口混合腹地数学模型,提升了研判港口腹地范围、港区发展潜力和优势度的准确度;基于AIS数据聚合分析,提出了以“航路+航道”为骨架并综合考虑生态环保和交通安全等多因素的港口水域规划新方法。相关技术在北部湾港中进行了实践应用,研究成果《基于船舶行为链的港口水域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23年度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基于大数据的广西沿海港口空间组织关系与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三是提出了BIM在港口规划中的应用技术框架,构建了完善的规划数字化模型,规范统一港口规划编制标准,并提出了BIM在港口规划中应用的数据交互结构、分级编码方法、协同规划等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有力推动港口规划从二维平面向空间立体转变,为港口空间规划技术革新提供有效手段。2023年度,主持印发了中国航海学会团体标准《港口空间规划信息模型应用规范(T/CIN 013—2023)》,对于促进港口规划编制标准化发展、完善港口空间规划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9
赢海科技创新团队

图片

图片

赢海科技创立于2010年,作为全球高端港航物流供应链产业数智化服务商,致力于用数智化赋能港航物流供应链产业发展。深耕航运数智化14年,不断打磨核心竞争优势,赢海科技在2023年先后推出以下产品:航运ERP、船员服务、船舶服务、灵活用工服务、大数据服务5大核心产品版块,同时下设产学研中心、客户服务中心、船员服务中心、国际服务中心。为10余家港口、360余家船东船管公司、1000余家船员劳务公司、4000余艘船舶、30余万船员、3000余家供应商提供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推进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

资质证书:

赢海科技已获得中国船级社《船舶机械计划保养体系管理系统(软件)型式认可证书》、满足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获有40+软件著作权。

产学研合作:

赢海科技已与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辽宁省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等十余家研究单位建立产学一体化研究中心。赢海科技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申请研究的研究项目《基于海事大数据的船舶管理与能耗数据分析与应用》获得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重点学科重大课题”项目,该项目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港航多源异构数据交互底座平台软件研发及应用》在2023年申报成功辽宁省科技厅“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并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赢海科技开发的“WinSea船舶管理系统”2023年已应用于武汉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

2023年,赢海科技与中国船东协会、中国航海学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上海船东协会、大连船舶机海务协会、山东省航海学会、浙江省航海学会、河北省航运协会、福州市海机务联谊会、台州市船东协会等机构和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赢海科技团队成员作为演讲嘉宾先后在“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分会场-2023航海科技论坛”、“2023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关爱海员,共同守护蓝色海洋-2023世界海员日论坛”、“探索数智转型 发展绿色航运-2023浦东航运周”等活动上做主题演讲。

荣誉:

赢海科技董事长尹修猛先生2019-2022年连续四年获得“最受航运界关注的100位中国人”的荣誉;2020-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年度中国航运科技十大人物”荣誉。2023-2024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航运名人榜-年度杰出民营企业家”,2023年获得“郑和航海风云榜-航海领航人物”奖等荣誉。


20
“云图智航”创新工作室

图片

图片

“云图智航”创新工作室集合海洋测绘领域的业务骨干,本着“数字航保、智创蓝图”的理念,整合海洋大数据优势资源,促进航保服务转型升级,为航运事业的发展引入创新“活水”。主要业绩和事迹如下:

一、向海图强 勇攀科技创新高峰

1、以航海安全大数据服务为核心,研究海洋测绘技术与时空大数据、北斗卫星导航一体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参与国家航保重大专项10余个,取得软件著作权13个,荣获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2、开展海洋测绘“卡脖子”问题等相关技术创新。成功解决海陆数据无缝拼接、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集成、海洋多维数据可视化表达等难题;开发海e行APP实现国内北斗海上导航的全面主导地位;研发电子海图桌打破欧美对船端设备的市场垄断。

二、以数为基 描绘数字海洋“一张图”

3、构建“1+1+N”海洋地理空间数据服务体系。通过数据底座聚数,数据中台赋能,建设一体化数据资源中心,拓展数字应用,为数字海洋航行安全提供支持保障。

4、积极研发智能航保科技产品。组织研发中国海事民用海图服务平台(海陆融合一张图)、“海e行”APP、海上智控平台、AR船舶动态监控系统、数字孪生水深实景大数据平台、电子海图桌系统等10多个明星产品,广泛应用于航行安全、物流运输、海洋渔业,航运管理、国防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以数为楫 赋能航运高质量发展

5、建设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智能航保服务平台。实现了海量海洋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面向公众提供标准化、智能化、多元化、全方位的官方数字航保服务。

6、拓展数据应用场景。“海陆融合一张图”现已成为交通运输部海事监管、海上搜救和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的官方用图,累计调用量超百亿次。“海e行”APP,注册用户突破180万,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亿次,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上智能导航服务软件,入选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依托航海安全大数据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综合立体数据共享平台,深化长江口航运能力建设,推动江海直达、陆海联运。搭建数字孪生水深实景大数据平台,打造黄浦江全景三维场景,保障上海进博会水上安全;打造海上智控平台,在风电场、桥梁等狭窄通航水域辅助水上监管;商渔船避碰预警系统为持续防范化解商渔船碰撞风险、“商渔共治”专项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创新成果累计节约财政资金超千万,为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了贡献。

四、以数为链 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7、推动海洋数据要素流通。打造“海情数知”数据产品,成功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多家数据交易机构挂牌,数据交易额突破百万,是航运交通版块数据产品标杆,也是国家部委首家、交通运输行业首批大数据应用挂牌单位。

8、入选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要素X典型案例。推动海洋地理空间数据作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交通运输行业提升航运服务能力的重点任务。代表交通运输部参加“数据要素×”大赛。

9、搭建创新产业合作平台。推动 “智慧海洋地理空间数据研究院”建设,共同探索数据管理与融合创新模式,推动智慧海洋空间基础数据产业落地,共建海洋产业生态圈。

五、以数为光 启航数字品牌新纪元
《中国海陆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荣获2023年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金奖;

《基于海上智能导航的海e行应用软件技术研究》荣获2023年第三十五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创新银奖;

入选2023年第四届上海青年50人论坛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重大成果亮相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获评2022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团队;

荣获上海市建设交通系统三八红旗集体荣誉、上海市建设交通系统先进集体、第25届上海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团队成员获评2023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



21
志通·惠航创新工作室

图片

图片

“志惠”服务 创新领航

福建海事局“志通·惠航”创新工作室凝聚青年力量,聚焦畅享台海,铸牢“主角”意识,坚持锐意进取,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探索破解制约通航管理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努力实现海上通航管理的智慧联通、东南沿海大通道的安全畅通、台湾海峡两岸的紧密融通。

  1. 立足通航主责,强化科技赋能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立足海事主责主业,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服务海洋经济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局。深入挖掘通航资源和发展潜力,运用自主编程算法,完成2023年度福建沿海船舶AIS数据解析,整理出123.5亿个船位点、1903万条轨迹线,分析提取对船舶航行安全有价值的信息,为船舶航行和海上交通安全提供科学指引;全面摸排辖区水上通航环境要素,依托GIS软件及自主开发工具,动态更新辖区通航要素,实现文字存储到图层可视管理,消除海图要素与实际不符等问题,努力破解制约通航发展的各类难题,为开展通航环境管理创新研究、优化海上交通秩序奠定扎实基础。

  1. 围绕海洋经济,服务新质生产力

紧盯通航安全监管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聚焦港航企业和行政相对人急愁盼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充分发挥交通流分析技术优势,为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通航功能区划定、水工项目选址等技术支持,开展沿海船舶锚泊轨迹密度分析,为划定港外锚地提供技术依据;参与起草全国首部《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通航安全技术参数备案工作指南(试行)》,根据《水工项目船舶交通流分析技术指南(试行)》设定交通流分析模板并推广应用,从技术层面破解应用难题;积极为海上风电、海洋光伏等海洋新业态单位提供通航环境资料,协助判断规划适应性,提出建议,以担当尽责的务实作风,坚定不移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1. 聚焦本质安全,守牢发展底线

牢牢把握水上交通安全这一本质问题,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持续提升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协助部海事局开展全国沿海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划定,对近5年全国沿海商渔船碰撞事故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推进“商渔共治”向事前预防转型;协同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开展航行安全信息、航行通告“标准化、图形化、可视化”研究,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工作室在航海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方面作出持续有效的探索,荣获2023年度直属海事系统“先进青年集体”,成员荣获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航海科技论文三等奖、部海事局“先进青年工作者”“省直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22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

图片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交通运输部首批自动驾驶先导示范项目,获评国内首个航运科技领军企业,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试点单位。公司在船舶智能航行应用实践、大数据积累、参与标准法规制定等各方面,均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联合成立的智能航运技术创新与综合实验基地,聚集了国内航运领域的顶尖人才,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累计形成发明专利方案500余项,目前授权专利2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多项成果技术国际领先。基地现已初步发展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唯一一个集智能船舶、智能船舶测试场、智能船舶运控中心和智能船舶设计研发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基地,技术水平在国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船舶智能航行系统建构核心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2023年10月,公司承担的“海船智能航行关键技术研究与‘智飞’轮示范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航海学会认证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并取得了92.87的高分,由多名国内外院士组成的专家团队一致认为该项目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突破了船舶海上航行环境与态势智能感知和融合认知、航线自主规划、船舶自主避碰、船舶自动靠离泊等关键技术,研发了集高级辅助驾驶、遥控驾驶、自主航行、自动靠离泊为一体的海船智能航行系统(亦称自主航行系统)。2023年12月,该项目获得中国航海学会2023年航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23年11月,公司牵头实施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集装箱商船智能航行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高质量完成验收。项目深入开展集装箱商船智能航行关键系统研发制造及示范应用研究,突破了该领域核心技术,研发优化了船舶智能航行关键系统,建立了集装箱商船智能航行系统示范应用平台,实现了智能航行关键系统在实船的示范应用和产业化,为构建基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航运关键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12月,公司承担的交通运输部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顺利完成审核工作,并得到专家评审的一致肯定。项目期间,“智飞”号累计完成了辅助驾驶23055海里,航时3205小时;遥控驾驶航程1028海里,航时152小时;自动及遥控靠离泊111次;集装箱运输量100098TEU。同时,依托该项目编制了多部团体标准,形成了《沿海集装箱船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总结报告》。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推动了智能航行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为航运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了示范经验。



23
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设计和建造团队

图片


图片


“珠海云”号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该船隶属于南方海洋与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由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负责设计建造总承包,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负责建造,中国船级社指导支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唐林涛教授团队负责外观总体设计。“珠海云”于2021年7月20日开工建造,2022年5月18日在广州黄埔文冲码头命名下水,2022年11月12日正式交付。

“珠海云”船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3.7米,设计排水量约2100吨,最大航速18节,经济航速为13节,其所配备的重要设备国产化率高,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智能系统、调查作业支持系统等核心要素均为我国自主研制。该船拥有宽敞的甲板,可搭载数十台配置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能在目标海区批量化布放,并进行面向任务的自适应组网,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立体动态观测,是南方海洋实验室“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系统(ISOOS)”的水面支持平台。

作为全球首艘智能型科考船,“珠海云”实现了多个“第一”的历史性突破:

第一张由中国船级社颁发的“i-ship(No,RI,M,I)”智能船舶证书,标志着“珠海云”成为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智能型海洋科考船,开创了我国第五代科考船的先河;

第一艘国内2000吨级无人系统科考母船,为搭载批量化空、海、潜无人系统调查装备,实现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的海上调查新模式提供了重要基础;

第一套全国产混合动力及吊舱推进系统,采用绿色环保混合动力系统,即直流母排+大功率动力蓄电池电站系统保证了全船供电稳定,更加节能环保;

第一个外形独特的“海洋新物种”,设计建造贯彻了“无人系统科考支持”、“自主可控”、“绿色智能”和“未来感”等设计理念,采用复杂线型曲面结构成型关键工艺,流线型、大曲面船舶外形建造,并首次应用储能焊破解船体外表面玻璃幕墙安装难题,完美实现“珠海云”的未来感与高颜值,是一艘概念超前、世界领先的科考船;

2023年1月12日,在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的带领下,“珠海云”圆满完成了2022航次T航段任务。2023年4月26日,“珠海云”顺利完成专业海试任务,成功验证了该船各设备性能和船舶自主航行能力,9月15日正式入列,10月完成国内首个长航程自主航行演示航次,标志着“珠海云”正式步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24
中远海运特运南极项目组

图片

图片

龙年春节前夕,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极地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而在此次南极科学考察和秦岭站建设任务中,有这么一支队伍,以对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责任感,与卓越的组织、优质的服务和无畏的拼搏精神,提前27天完成秦岭站建站物资卸运任务,为中国南极科考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这支队伍,就是中远海运特运南极项目组。

  1. 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企业担当。

南极科考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深入探索,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远海运特运接到科考站建设物资运送任务的第一时间,迅速成立专门项目小组,抽调各板块专家骨干,对接极地研究中心等机构,详细制定项目执行方案和航行计划。此次运送任务,是第一次商船参与南极科考并提供服务保障。项目组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积极投身服务保障,不仅承担建站任务,还积极协助科学研究、开展合作交流,成功完成约9300吨新站物资卸运任务,为秦岭站建成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得到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科考队的感谢和嘉奖。

  1. 克服恶劣环境,展现专业精神。

南极大陆环境恶劣,气候严寒,给项目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项目组以专业、严谨和创新的精神,制定详细的冰区航行计划和应急预案,科学安排各项工作。公司36000吨冰级船“天惠”轮成为执行此次任务的船舶,船上30名船员包括两名船长,超半数有着极地航行的经验。与此同时,面对纬度高、气候恶劣、作业环境复杂、可用救援力量薄弱等困难,项目组不等不靠、提前谋划、认真筹备,统筹揽货安排、物流方案、航次计划和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定周密的航行计划,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了船岸联合应急演练,为项目安全顺利执行提供了坚强的岸基保障。

  1. 精心全程督导,确保任务完成。

2023年11月1日上午,“天惠轮”作为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成员正式出征,开启了南极之旅。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项目组全程跟踪指导船舶安全生产管理,精心指导货物绑扎加固、防寒防冻、水密检查等多项工作,就做好冰区航行、值班值守、锚地抛锚、卸货作业、驳船转运及防污染各方面安全工作开展督导,确保建站物资的安全运输。项目组根据船舶实时反馈的冰区情况调整方案,完善细化安全操作措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特别在穿越西风带时,项目组根据气象情况,指导船舶合理控制航向航速,成功找到了两个气旋之间的短暂窗口期,确保了船舶的安全通过。

  1. 协同各方力量,共筑成功之路。

在南极科考任务中,协同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南极项目组始终保持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等各方的紧密合作。同时弘扬“同舟共济”企业精神,船岸众志成城、协同合作,克服密集冰区航行、卸货作业量大、天气恶劣、安全要求高的重重困难,充分用好公司极地航行丰富经验,利用一切可用天气窗口,比原计划提前27天,完成了522件、9300余吨建站物资的卸运任务。这是我国南极考察建站史上单次最大规模的物资卸运,其圆满完成,展现了中远海运特运的专业能力、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也展示了央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的良好形象。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