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企业“传家宝”,致敬百年风华!

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讲述信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财经印记、探寻中国经济脉络。

今日第二十九集为您讲述“丈量世界的小小比例尺”。

信物名称:“长城号”下水纪念绘图比例尺

信物传承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信物年代:1981年

信物印迹:测量中国第一艘出口船“长城号”

信物讲述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雷凡培

“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不会是我测量错了吧?”

英国验船师爱伦看着手中的钢卷尺,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似乎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揉了揉眼睛,他马上当场认真仔细地又测量了一遍。“真的只有2毫米的误差,这些中国人是怎么做的?!”

造船业是中国民族工业最早起步的一批工业,早在晚清时期就开始有造船业的发展,福州船政局曾是远东第一大船厂,江南制造局早在1921年就成功制造了4艘万吨轮。但是,我们的造船能力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造船基本以小吨位为主,缺乏大规模制造的能力。特别经历了战争的破坏,南方船业的修造能力损失殆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将上海、大连、福建等地区残存的船舶生产能力收编重组为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各种战斗舰艇和军用辅助船的生产。但是由于军品任务需求锐减,国内几十万造船工人,守着区区几条船的订单艰难度日。

1977年的冬天,国家领导人指示刚出任六机部部长的柴树藩: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只有出口,才有可能走出船舶工业目前的困境,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

当时,超过90%的船舶市场订单都被发达国家瓜分,剩余的不到10%的市场份额也被其余国家抢占。而我国,工业发展才刚刚起步,想要在已经固化的市场分一杯羹,动一动别人的奶酪,困难可想而知。

1980年初,在六机部召开工作会议期间,有外商要在国内建造2.7万吨散装货轮,而设计建造却要求可航行于世界各大港口和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圣劳伦斯航道及北美大湖区,入级英国劳氏船级社(LR),并由LR检验认可。

新中国船舶工业沿用的是苏联五六十年代的标准和规范,国际通用性、互换性较差。六机部迅速征求了几个厂的意见,他们都认为暂时尚有困难,不能承担。柴树藩找到了大连造船厂厂长孙文学,问他:“敢不敢干?”经过一番考虑后,孙文学回答:“我们敢干,我们厂能干,这艘货轮的建造任务我们接了!”

1980年5月,中国船舶贸易公司、大连造船厂与香港联成航运公司,在北京签订了建造2.7万吨散装货轮的合同。

可以说,新船的建造完全是一切从零开始。一没资料、二没图纸,只能找国外的资料,然后翻译,最后提供给技术人员再进行手工绘制。据统计,为了这艘货轮,建造技术部门共绘制图纸3400多张。

在以往的建设中,切割船用钢板,只要能够架上船台,就可以使用了,不用考虑切割精度和光洁度。但是如果按照这个制造标准,一定是不会通过验证的,想请专家咨询,一问价,30万美元!于是厂里决定由车间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攻关小组,不分昼夜地进行技术试验,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掌握了切割工艺技能。

此外,国际标准对油漆的喷刷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涂厚了不行,涂薄了也不行,苛刻而挑剔的油漆商,每天盯在工地上,手里拿着一个油漆厚度测量仪,时不时地在刷好油漆的舱壁上测量。工人们为了漆刷达标,趴在闷热的舱底一干就是一整天,一点点打磨工作,每天从船舱爬上来的时候,除了还在活动的身躯和转动的眼睛,整个人简直就像一块长满锈、涂满漆的钢铁。

在当时设备落后的条件下,没有精密的测量工具,尺子对当时的大连造船厂的工人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工具。设计建造2.7万吨货轮,从船的外部设计到内部部件的设计,全程靠的就是人手一根铅笔和一把小小的比例尺。

按照合同要求,货轮要符合英国劳氏船级社的标准。劳氏船级社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一家船级社,其机构庞大,是国际公认的船舶界权威认证机构。仅凭手中的铅笔和尺子造出的货轮,能否符合国际标准呢?

经过几百个日夜的忙碌,这艘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万吨货轮即将在船台上进行合拢了。为了顺利交船,船东专门聘请了一位英国的专家,他的名字叫爱伦,是船舶业知名的验船师。爱伦将信将疑地对船体5项主尺寸进行了实地测量。测完后,他大吃一惊,因为5项指标中,有一项误差几乎为零,大大低于允许的误差要求。全船122个分段,经过放样、号料、切割、装配、焊接等多道工序,在规定范围内出现误差是完全正常的。于是就有了开篇再次测量依然准确无误,惊艳外国设计师的一幕。

经过540天的努力奋战,1981年9月,一艘2.7万吨散装货轮造成了!这条承载了无数人心血的货轮被命名为“长城号”。

今天,中国船舶工业能够设计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适航于世界上任一航区的各类现代船舶,不仅实现了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三大主力船型的自主批量建造,而且在舰船、LNG船、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载人深潜器、非船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历史突破,在若干船舶科技领域实现了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向引领者的转变。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