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港口拥堵、许多行业饱受供应短缺困扰的情况下,航运数据已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商品。”《华尔街日报》20日报道称,中国不断加大对全球货运数据的掌控引发美国政府担忧,后者认为中国政府可能会利用手中的物流信息获取商业或战略优势。

报道中特别提及中国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认为该平台依托公共数据库,掌控包括“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在内的全球几十个巨型港口的数据信息,显示出中国在该领域领先于西方的国际影响力,并引起华盛顿方面的注意。报道称,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上周已启动针对该系统的研究;美国国防部运输司令部发言人虽未对该系统置评,但表示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寻求提高自身对全球供应链的能见度,其中包括美军的后勤情况。

报道用大篇幅描述中国发达的物流信息网络并援引多方人士的话以期引起警惕。航运专家吴明华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称,数字化转型是航运业的大势所趋,利用港口大数据向进出口商、货代和船只公司提供服务是很正常的,其实港口及船只数据的采集很简单,比如船讯网都有国内外船舶的即时动态信息,随时可查到,本来就是向公众开放的。

不久前,美国以应对全球芯片危机为名,向全球半导体企业强势索取数据,从过去3年企业订单出货情况、库存情况、交货时间到每种产品的主要客户信息等,问题清单非常详细,让许多企业十分为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李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美国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数据收集行为相比,中国在物流领域的合作是为了增进互联互通,服务国际经贸合作。

李峥表示,这篇报道显示出一个趋势,即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与合作的关注范围在不断扩展,从最初关注中国企业和产品,逐渐发展到关注中国在海外与科技相关的存在,例如帮助其他国家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可以说,美国对中国在海外的数字影响力的关注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李峥分析认为,国家物流平台关于国际航运领域的合作,大多是和相关港口、企业签订有协议,美国较难直接以制裁等手段打压,但未来中国企业希望像投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那样再投资国外港口等基础设施时,外国政府可能会在美国压力下进行更为严格的国家安全审查。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