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浙江义乌,商人杨宗福花费150万制作的“诺亚方舟”从山上滚落。陆燕平/CFP

  2012年8月6日,浙江义乌,《2012》中世界末日的场景对于义乌商人杨宗福来说,不只是好莱坞的一部科幻大片,当天,他坐进自己造价150万的“诺亚方舟”,从近乎垂直的50米山坡上滚落池塘,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工作人员拉掉塑料布,一个橘黄色巨大球体露了出来,上面写着“中国诺亚方舟”和“防灾救生专用”的字眼。

  9:00

  记者赶到杨宗福的试验地点,稠下线和杭长线交叉口的一个山坡的平台上。从平台的下方往上看,一个巨大球体被塑料布遮盖住,它的后面停着一台吊机,为了保障安全,一辆消防救援车也早早地在现场等候。

  9:15

  工作人员拉掉塑料布,一个橘黄色巨大球体露了出来,上面写着“中国诺亚方舟”和“防灾救生专用”的字眼。

  现场工作人员说,这个直径4米的橘黄色大圆球自重6吨,在水面上可以承载33吨。舱内设有安全座椅、瞭望系统、通风系统和卫生间等生活设施,还可以防撞、防辐射、防高温。

  9:47

  工作人员拿出一个直径50厘米左右的缩小版“诺亚方舟”,浇上2桶汽油,并往舱室内装进大量冰棍。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小“诺亚方舟”被点燃,熊熊的大火很快包围了整个球体。

  几分钟后,火慢慢灭掉,再从舱室内拿出冰棍没化掉,被围观者“瓜分”。

  9:53

  工作人员用吊机把“诺亚方舟”吊在巨大轮胎上,固定完成后,开始打开其中一个舱门做最后的检查工作,杨宗福在边上穿上黑色防护服,在检查完毕后,他向大家挥挥手,进入舱内。

  10:06

  5秒倒计时开始,用于稳住“诺亚方舟”的三根保护绳一根根被松开,它在轮胎上摇摆几下,便迅速地往山下冲去。几秒钟后,轰的一声就砸进水池,溅起巨大水花。

  等水花散去,现场一片寂静。虽然“诺亚方舟”浮在水面上,可球体的上方出现很深的凹槽,两个舱门也已不知去向。

  10:07

  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人感觉到很漫长,我看着黑乎乎的舱口,屏住呼吸,心里祈祷,希望杨宗福没事。

  六个工作人员疯狂地往池塘奔跑,可没等他们跑到,杨宗福从其中一个舱口爬了出来,向大家挥手。

  他嘴角有一点点伤痕,出了血。回到岸上,他笑着说,自己从来不骑摩托车,不知道怎么戴安全帽,结果戴反了,在舱内系安全带时不小心碰到仓顶,就把嘴角刮破了。

  防撞击

  遭遇大的自然灾害,撞击不可避免,如何让待在里面的人感受不到撞击,是杨宗福首先考虑的事情,在“诺亚方舟”的最外层设置了减震层。

  它共有四层3.5毫米的钢板,减震层空间为57厘米,密布着300个高强度的减震弹簧,以及75个防撞气囊,这些装置可以把350吨左右的撞击力化解掉。杨宗福做试验时,用货车以100公里的时速撞击方舟,里面的人感觉不到任何抖动。

  为了保证撞几下内核上下摆动的幅度不超过20厘米,每个减震弹簧的两头都安装了2根钢管。

  防高温/辐射

  “诺亚方舟”的第二层和第三层钢板之间,装置了石棉和高纯度的银纤维。石棉的耐温达到1700℃,里面的人在这种温度下待半个小时,都可以安然无恙。高纯度的银纤维则起到隔离辐射的作用。

  提供氧气

  人离开氧气不能存活,为保证在各种环境下里面的人可以呼吸,“诺亚方舟”上下部分别开了4个瞭望口,外部安全的环境下,可以通过瞭望口换气。外部不安全的环境下,关闭瞭望口使用内部储备的氧气,这些氧气足够一家三口使用半个月。

  内部平稳

  为了保证“诺亚方舟”在翻滚的过程中,里面的人可以保持平衡,在三四层中间还有10厘米的液体旋转层,里面充满水或润滑油,这样根据陀螺仪原理,在最里面的人可以不随球的旋转而旋转。

  充足的食物储存空间

  内核是整个方舟最安全的部位,直径达2.6米,中间是一个平台,高1米,可以容纳至少一家三口平躺在里面,四周装满防撞垫。人可以通过三层安全带(脚、腰、胸)固定住。灾难要持续多久,谁都无法预料,杨宗福的“诺亚方舟”在内核层和减震层分别设置了储物间,这些空间最多可以储存一年的食物和水。

  脱困

  三个出舱口呈等三角分布,保证里面的人员可以顺利出来。在外力作用下,即使三个出舱口都坏掉,里面还准备了切割工具,可以利用内部储存的电源切割。

  水中航行

  外面的钢板破损后,“诺亚方舟”仍然可以漂浮,在弹簧中间装了75个充气气囊,这些气囊可以托起至少33吨的重量。按照不倒翁的原理设计,底部放置了偏重的钢板,保证球体始终一个方向浮在水中。

  它还可以在水中航行,内部装有马达,在底部往上50厘米处留有安装螺旋桨的轴承,需要航行时,只要把螺旋桨和控制方向的分水板安上即可,这样人就不会随水流动,可以自己控制方向。

  2012年8月6日,浙江义乌,商人杨宗福花费150万制作的“诺亚方舟”从山上滚落。陆燕平/CFP

  2012年8月6日,浙江义乌,《2012》中世界末日的场景对于义乌商人杨宗福来说,不只是好莱坞的一部科幻大片,当天,他坐进自己造价150万的“诺亚方舟”,从近乎垂直的50米山坡上滚落池塘,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工作人员拉掉塑料布,一个橘黄色巨大球体露了出来,上面写着“中国诺亚方舟”和“防灾救生专用”的字眼。

  9:00

  记者赶到杨宗福的试验地点,稠下线和杭长线交叉口的一个山坡的平台上。从平台的下方往上看,一个巨大球体被塑料布遮盖住,它的后面停着一台吊机,为了保障安全,一辆消防救援车也早早地在现场等候。

  9:15

  工作人员拉掉塑料布,一个橘黄色巨大球体露了出来,上面写着“中国诺亚方舟”和“防灾救生专用”的字眼。

  现场工作人员说,这个直径4米的橘黄色大圆球自重6吨,在水面上可以承载33吨。舱内设有安全座椅、瞭望系统、通风系统和卫生间等生活设施,还可以防撞、防辐射、防高温。

  9:47

  工作人员拿出一个直径50厘米左右的缩小版“诺亚方舟”,浇上2桶汽油,并往舱室内装进大量冰棍。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小“诺亚方舟”被点燃,熊熊的大火很快包围了整个球体。

  几分钟后,火慢慢灭掉,再从舱室内拿出冰棍没化掉,被围观者“瓜分”。

  9:53

  工作人员用吊机把“诺亚方舟”吊在巨大轮胎上,固定完成后,开始打开其中一个舱门做最后的检查工作,杨宗福在边上穿上黑色防护服,在检查完毕后,他向大家挥挥手,进入舱内。

  10:06

  5秒倒计时开始,用于稳住“诺亚方舟”的三根保护绳一根根被松开,它在轮胎上摇摆几下,便迅速地往山下冲去。几秒钟后,轰的一声就砸进水池,溅起巨大水花。

  等水花散去,现场一片寂静。虽然“诺亚方舟”浮在水面上,可球体的上方出现很深的凹槽,两个舱门也已不知去向。

  10:07

  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人感觉到很漫长,我看着黑乎乎的舱口,屏住呼吸,心里祈祷,希望杨宗福没事。

  六个工作人员疯狂地往池塘奔跑,可没等他们跑到,杨宗福从其中一个舱口爬了出来,向大家挥手。

  他嘴角有一点点伤痕,出了血。回到岸上,他笑着说,自己从来不骑摩托车,不知道怎么戴安全帽,结果戴反了,在舱内系安全带时不小心碰到仓顶,就把嘴角刮破了。

  防撞击

  遭遇大的自然灾害,撞击不可避免,如何让待在里面的人感受不到撞击,是杨宗福首先考虑的事情,在“诺亚方舟”的最外层设置了减震层。

  它共有四层3.5毫米的钢板,减震层空间为57厘米,密布着300个高强度的减震弹簧,以及75个防撞气囊,这些装置可以把350吨左右的撞击力化解掉。杨宗福做试验时,用货车以100公里的时速撞击方舟,里面的人感觉不到任何抖动。

  为了保证撞几下内核上下摆动的幅度不超过20厘米,每个减震弹簧的两头都安装了2根钢管。

  防高温/辐射

  “诺亚方舟”的第二层和第三层钢板之间,装置了石棉和高纯度的银纤维。石棉的耐温达到1700℃,里面的人在这种温度下待半个小时,都可以安然无恙。高纯度的银纤维则起到隔离辐射的作用。

  提供氧气

  人离开氧气不能存活,为保证在各种环境下里面的人可以呼吸,“诺亚方舟”上下部分别开了4个瞭望口,外部安全的环境下,可以通过瞭望口换气。外部不安全的环境下,关闭瞭望口使用内部储备的氧气,这些氧气足够一家三口使用半个月。

  内部平稳

  为了保证“诺亚方舟”在翻滚的过程中,里面的人可以保持平衡,在三四层中间还有10厘米的液体旋转层,里面充满水或润滑油,这样根据陀螺仪原理,在最里面的人可以不随球的旋转而旋转。

  充足的食物储存空间

  内核是整个方舟最安全的部位,直径达2.6米,中间是一个平台,高1米,可以容纳至少一家三口平躺在里面,四周装满防撞垫。人可以通过三层安全带(脚、腰、胸)固定住。灾难要持续多久,谁都无法预料,杨宗福的“诺亚方舟”在内核层和减震层分别设置了储物间,这些空间最多可以储存一年的食物和水。

  脱困

  三个出舱口呈等三角分布,保证里面的人员可以顺利出来。在外力作用下,即使三个出舱口都坏掉,里面还准备了切割工具,可以利用内部储存的电源切割。

  水中航行

  外面的钢板破损后,“诺亚方舟”仍然可以漂浮,在弹簧中间装了75个充气气囊,这些气囊可以托起至少33吨的重量。按照不倒翁的原理设计,底部放置了偏重的钢板,保证球体始终一个方向浮在水中。

  它还可以在水中航行,内部装有马达,在底部往上50厘米处留有安装螺旋桨的轴承,需要航行时,只要把螺旋桨和控制方向的分水板安上即可,这样人就不会随水流动,可以自己控制方向。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