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成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

作为新成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集团)第一次进入《劳氏日报》评出的榜单就名列前十。也许有人会认为,对于一家对船舶投资并没有很大兴趣的企业,这个排名未免也太高了点。其实不然。

中石化集团控制了VLCC运输市场。据《经纪人》报道,每月至少有35份VLCC 租约来自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石化,中石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其他租船人合力也只能每月订下约10艘VLCC。该数据表明船东们必须对联合石化的租船行为加以重视。

联合石化一般只与中国船东以包运的方式为其一半以上的货物定下租约合同。然而,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势必让许多外国船东份外眼红,当联合石化没有什么运输需求时,已经陷入运力过剩的油轮运输市场,运费必然直线下降。

那么是什么赋予了它这么大的威力?答案无疑是中国对石油越来越大的需求,据统计数据,中国石油需求对外依赖度已经超过了50%,而作为中国最大的炼油厂,中石化集团2011年进口原油量为1.7亿吨,占到当年中国进口原油的70%以上。有人预测2015年后中国的年石油需求量将增长至少10%。如果中石化集团继续保持在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中的占比,那么,其强大的市场比重将使该集团成为全球原油贸易和运输市场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然而,情况还不止这些。2011年联合石化的原油进口量占中石化集团原油总贸易量的72.6%,由此表明该公司还涉足贸易领域。

中石化集团正努力建设成为欧洲模式的综合能源公司,并且这种努力已初见成效。中石化集团开始模仿壳牌(Shell)或者英国石油公司(BP),集生产、精炼、贸易和运输石油于一体。它比美国同行更富有冒险精神,通常做的是石油营销而非石油贸易。

2011年起,中石化集团开始收购石油生产资产,包括巴西深水油田、美国页岩以及北海油田和气田。此外,中石化集团还投资欧洲及亚洲的储藏设备。这一切都意在增强中石化集团在油轮租船市场的影响力,巩固其作为原油油轮承租人的老大位置。

中石化集团还将积极加入西半球的轻油成品油轮市场,其与沙特阿美合资的炼油厂Yasref将于2014下半年投入运营,该炼油厂的日加工能力将达到40万桶原油。此外,中石化集团还用中级油轮从中国运输汽油和柴油到东南亚。

中石化集团的大部分成就都离不开其董事长傅成玉——现年61岁,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倍受尊敬。

傅成玉曾在由中石油、雪佛龙(Chevron)、壳牌等世界能源巨头合资的一家公司担任管理委员会主席。2005年,因以185亿元人民币全现金方式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Unocal)而闻名世界。虽然后来由于美国政界的反对,该收购计划被放弃,但是在此过程中他显示出了大资产猎头的潜质,从而被《时代》杂志、《财富》杂志、《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最成功商人”。

目前看来,他似乎有急流勇退的迹象。《劳氏日报》期待在来年的百强榜单中依然能看到他的名字。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